廟堂之巔

臺南市東區

大木作、結網-許漢珍

大木作、結網-許漢珍

臺南市東區

廟堂之巔

大木作、結網-許漢珍

2023-11-08

許漢珍司阜(1929~)是台灣傳統大木作的傑出代表,他在廟宇建築方面具有卓越的技藝和創造力。他跟隨父親許銅爐司阜學習木作技藝,並在17歲時開始獨立作業。他的作品以寺廟建築為主,共有67座廟宇作品,遍及台南、高雄、嘉義、新北市等地。漢珍司的技藝超凡,他將傳統的木作技藝與現代建築相結合,開發了鋼筋混泥土仿木構造,使得廟宇的建築更加堅固耐震。此外,他自學了「蜘蛛結網」技藝,這是中國傳統建築裡特有的天花板結構及頂部裝飾手法,深受讚譽。他的作品不僅華麗精巧,還維持了傳統廟宇的美學風格。

漢珍司的努力和才華使得他獲得了多項殊榮,包括「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台南市政府的「大木作技術」傳統藝術保存者認定,以及文化部的「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儘管年屆90餘歲,漢珍司依然堅守傳統大木作的精神,不僅持續創作,也積極參與傳承教學,為台灣的傳統藝術文化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文章

2023-11-01

劉千韶擁有超過40年的刺繡經歷,她不僅精通辟絲捻線和各種刺繡針法,還能准確體現刺繡的知識、技藝和文化特色。她的作品風格優雅、設色典雅,展現了高度的藝術水準,並且具有本土和時代特色。不僅如此,她的刺繡作品,包括掛屏、門簾和和服腰帶,都反映了臺灣族群和地方生活的豐富內容。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琉璃珠qata保存者江雅蕾(Angkil)出生於北排灣族亞族Ravar(拉布爾)中的貴族家族Tjatjimaraw。江雅蕾自1993年起,與丈夫雷賜一起工作並學習琉璃珠及鑲嵌珠畫的工藝與相關知識,兩人於1996年一同研發出晶土水玉琉璃珠 。 江雅蕾承襲古琉璃的工藝技法,充分展現北排灣族亞族布曹爾(Vuculj)及拉瓦爾(Ravar)在地圖騰與形制。江雅蕾成立「三地門排灣三寶工藝館」並擔任「晶土古琉璃珠」負責人,積極辦理琉璃珠教學。並在排灣族各部落長期擔任琉璃珠講師,投入琉璃珠製造、研發與口傳之傳習。傳習範圍包含屏東、臺東等地;傳習對象除排灣族外亦含括布農、卑南等族群,實踐傳統文化產業傳承。

2023-11-08

吳樹發是一位傑出的漆器藝術家,他擅長結合雕刻、漆藝等多種技法,以臺灣風土民情為主題,先刻後繪,創作出獨具藝術性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僅具有精湛的技藝,還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臺灣獨特的地方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