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口簧琴的發揚人

宜蘭縣南澳鄉

泰雅族口簧琴-江明清

泰雅族口簧琴-江明清

宜蘭縣南澳鄉

原住民口簧琴的發揚人

泰雅族口簧琴-江明清

2023-11-07

江明清是泰雅族人,民國79年從神學院畢業成為一個牧師,也是一位厲害的口簧琴師父。他將全世界的口簧琴做了完整的比較,發現只有臺灣可以做到6到8簧。江明清寫了許多有關口簧琴的著作及音樂創作,並舉辦許多展覽,成為臺灣口簧琴的重要推手。

口簧琴在本縣僅泰雅族人使用,其製作及表演是泰雅文化的重要表徵,該族群對於此項技藝之保存與傳承不遺餘力,所使用之口簧琴為多簧口簧,音樂變化甚大,深具藝術性,值得登錄與保存。

相關文章

2023-11-13

早期大武壠社群的生活準則是在雨期耕作,在旱季射獵,具有明確的作息規範,其規範的推動乃是透過祭祀儀式來強化,透過儀式以禁止不可從事的行為,稱之為「禁向」,每年一進入禁向期間,族人就必須遵守許多禁忌;而透過祭祀儀式來解除禁忌,則稱為「開向」。開向後任從射獵、歌舞、婚嫁不妨。足見信仰與其生活之密切關係。

2023-11-03

黃俊雄是台灣布袋戲界的重要代表性藝師,他的藝術貢獻不可忽視。他不僅開創了電視布袋戲的風潮,並成為了布袋戲界的指標性人物。他的表演技藝精湛,五音分明,口白生動,用詞典雅,展現了深厚的漢學基礎。他不僅在表演藝術方面有出色的表現,也在多角度上發展了布袋戲的技法,並具有突破傳統的創新精神。黃俊雄對偶戲的改良和傳承投注了巨大的心力,他所展現的文化和藝術價值不可忽視。

2023-11-14

峰上祭蜂鄉俗乃源於相傳峰上村位於「蜂穴」上,多蜂之故,使得鄉民認為透過祭祀蜂穴之蜂的儀式性過程方能安頓靈穴而能安定居存於生存之環境。因此,峰上鄉民遂於天后宮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時設醮慶祝, 慶典中全村共同參與「祭蜂」特殊鄉俗。 峰上祭蜂鄉俗之主要價值在於呈現村落居民的村落擇址觀、傳統風水穴位的概念,以體現村民對於居存空間與宇宙觀之認知。並透過「祭」的儀式行為,突顯先民對於居存空間的平安、牲畜興旺之祈求與期盼,最後達到整體居存空間上的和諧關係。另透過神明形成共同信仰的方式聯結群體,此為於在相互間無血緣關係之村落內群體下超越口頭約束的有效聯結方式,並透過常年的祭祀與遶境巡安過程凝聚村落內部力量與團結情誼。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