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霸尖山下的童謠

苗栗縣苑裡鎮

泰雅大坪部落Pana’wagi傳統歌謠

泰雅大坪部落Pana’wagi傳統歌謠

苗栗縣苑裡鎮

大霸尖山下的童謠

泰雅大坪部落Pana’wagi傳統歌謠

2023-11-07

Pana’wagi為苗栗泰雅族汶水群大坪部落傳統歌謠,完整保存該族群將消失的吟唱藝術,吟唱者藉以傳達內心情思、彼此意見,甚至對於傳統祭儀文化內涵的呈現。歌謠內容豐富,具體表現部落特殊文化,且歌謠形式與隱喻的內涵兼具地方色彩及特殊性,特別是即興對唱形式,具文化資產登錄價值。

劉國基,生於昭和十六年(1941年),居住於苗栗縣泰安鄉清安村的Mabatuan大坪部落,是頭目家族的成員。他以謙遜和親躬的態度參與部落的各項生命禮俗活動,並且是部落大學中泰雅文化藝術教學的教師,尤其擅長傳授泰雅傳統歌謠。他的女兒劉麗玲則是一位研究汶水泰雅語言的教師,負責編撰教育部的族語教材。

另一位重要的耆老是劉秋元(Akiyu na Yuraw),他來自Mabatuan大坪部落,是一位傳承泰雅族傳統規範、歌謠和製作傳統生活器物的能手。儘管他的家族在部落中地位不顯赫,但他以謙和恭遜的態度受到族人尊敬。他擅長製作藤編器物和口簧等傳統工藝,並且在部落的生命禮俗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劉秋梅(Kagaw na Yukih)也是部落中的重要人物,她來自Mabatuan大坪部落,繼承了母親劉張長春的編織技藝。她擅長製作Iumamu桃花等編織作品,技藝高超,被譽為壇織織頂尖的耆老之一。

這些耆老不僅在傳承泰雅族的傳統文化和技藝方面具有卓越的貢獻,也在部落的生活禮俗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受到族人的尊敬和信賴。他們的傳統知識、技藝和經驗對於泰雅族文化的保存和傳承至關重要。

相關文章

2023-11-03

梨芳園北管樂團是彰化縣園派北管曲館中的代表性團體,具有強大的活動性和高水準的演出表現,呈現出高度的藝術性。該團擁有40餘位團員,跨足了老、中、青三代,具有特殊性和廣泛的代表性。梨芳園北管樂團積極與當地廟宇合作,推動北管薪傳,為地方北管文化的傳承貢獻了重要力量,同時也凸顯了其地方性和社區參與性。

2023-09-18

泰雅音樂文化的呈現,平時呈現在一切生活的活動中,特別是在「歡樂之日」。「歡樂之日」在泰雅語稱之(sinqasan na ryax),「sinqasan」(歡樂日)是「pqas」(喜樂)之衍生詞,「pqas」(喜樂)是一個詞幹。「sinqasan」(歡樂日)會呈現「qwas na kinb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2023-11-14

「殲砲城」的由來,相傳是明鄭、前清時期六堆義勇軍為了保家衛土,嚇阻敵人戰力作準備;或說是五溝水聚落早年因附近平埔族的侵擾,因此村民想出一種燃炮糾眾的預警方式,漸漸演變為今日每年一度,與六堆元宵作福活動結合在一起的「殲砲城」慶祝活動。五溝水傳統殲炮城這個活動是在每年元宵節的時候舉辦。在活動期間,五溝水東柵伯公祠前的馬路會先架設一座單支炮城供民眾丟擲。傳統殲炮城所使用的是塑膠籃製作而成的炮籠。照片中可以看到炮手點燃手中的鞭炮,並將鞭炮往炮籠的洞口瞄準並投擲。如果有人成功攻下炮城,一開始就藏在炮籠底下的字軸就會掉下來,字軸上會寫著吉祥的成語,有著祈福的意涵。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