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馬蘭複音吟唱

臺東縣臺東市

杵音文化藝術團

杵音文化藝術團

臺東縣臺東市

台東馬蘭複音吟唱

杵音文化藝術團

2023-11-07

馬蘭複音唱法仍以領唱(獨唱)、高音(獨唱)、歌者即興、自由對位的方式發展出具有多聲部的複音唱法。保存者(團體)杵音文化藝術團1997年創立,創辦人為郭子雄、高淑娟,師承馬蘭部落長者李原信、汪寶連、陽順英;新馬蘭部落長者林振葉、林振鳳;馬當部落長者郭英男、郭國治;康樂部落長者陽登山、豐福明、吳葉枝等人,主要展演為馬蘭阿美複音唱法「自由對位」歌唱形式,並融合歌舞劇形式展演,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杵音文化藝術團經常性參與各項展演活動、於部落巡迴演出,保有自己團隊的獨特演唱方式,近年吸納年輕學子投入複音歌謠傳唱,團隊成員對複音歌謠傳承推廣具有活力,2012年榮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扶植團隊,歷年屢獲臺東縣傑出優秀演藝團隊,並在2014-2016年以及2018-2020年蟬聯臺東縣傑出演藝團隊A級第一名,其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且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

相關文章

2023-11-07

溪南寮興安宮管理委員會的金獅陣具有多重特色和藝術性。他們使用紅面獅頭帶陣,並結合舞獅、宋江陣式等元素,呈現出陽光之氣。從舞獅到器械對打,再到空手連環、八卦陣式等等,都展現出高度的技藝和藝術性。其中的「刣獅」動作最具特色,獅頭的製作過程也注重儀式性,使用紙糊工法,由施家代代相傳,並且保留第1代師傅施金水的獅頭作品。

2023-11-07

踏涼傘技藝原為廟會迎神儀式中,主客迎答互會或入宮安座前之表演,高雄地區涼傘逐漸於民俗脫出,具獨立表演形式及特殊藝術。呂柏達先生受澎湖縣踏涼傘保存者莊萬枝啟蒙及呂隱臥老師傳授武術及涼傘技巧,結合傳統禮節精神,發展個人及高雄在地特色,具時代及流派特色。

2023-11-02

朱清松是北管音樂領域的重要人物,他在北管音樂工作中已有60多年的豐富經驗,深受藝界肯定,具有卓越的藝術價值。他的唱腔在偶戲與亂彈(子弟戲)中獨具一格,嗓音高亢特殊,樂器技法優異,展現出他在北管音樂領域的獨特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具有特殊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