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香四大歌陣之一

臺南市安南區

公親寮清水寺太平歌陣

公親寮清水寺太平歌陣

臺南市安南區

西港香四大歌陣之一

公親寮清水寺太平歌陣

2023-11-07

公親里清水寺管理委員會的太平歌陣頭展現了多層次的藝術價值。首先,在演奏和歌唱方面,樂器演奏與歌者的唱和相得益彰,樂聲和歌聲融合一體,呈現出古調風韻之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這種整齊而和諧的表演,展現了他們在太平歌領域的卓越技藝。其次,公親里清水寺陣頭的獨特性體現在他們的自組陣頭和固定團練上。村莊里的居民自發自組陣頭,並且定期進行團練,這種自主性的組織和訓練不僅增進了他們的唱奏技巧,還使他們能夠投入曲譜文字化和保存工作,保存太平歌譜,以供後人傳唱。這種保存和傳承的努力,使得太平歌的文化資產得以保存,也表現出他們特殊的藝能表現。最後,公親里清水寺陣頭與宗教信仰活動緊密聯繫。他們的表演和宗教信仰活動相互依撐已超過百年,這種緊密的聯繫不僅強化了他們對太平歌的傳承,還體現了地方流派的特色。作為西港香境溪南唯一的太平歌陣頭,他們承載著地方文化的厚重歷史,呈現出獨特的地方風貌。这種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得他們的表演更加豐富多樣,充滿了特殊性和地方性。

「天子門生」相傳是明朝的大官鄭元和。有關鄭元和的故事,散見民間各種劇本,最早見於明人徐霖(一說薛近哀)所撰的《繡儒記》,純粹是一個小說人物。故事主要描述落第秀才鄭元和落魄於風雪中,為丐幫弟兄所救,並得李亞仙「以繡襦擁之而歸」,後相愛結為夫婦,且在其鼓勵之下,發憤上進,終考中狀元,位晉三公,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天子門生」;嗣後,丐幫弟兄便以此自稱,而南部鄉間也由此發展出一種名稱就叫做「天子門生」的「太平歌」陣頭,顯然這是一個「乞食陣頭」。 其實,臺灣的乞食陣頭,除了「天子門生」之外,至少還有「才子弄」、「拍手唱」、「七響陣」和「文武郎君」等數種,它們的活動領域,都是在臺灣南部,「天子門生」便僅流行在臺南縣市一帶,大致是曾文溪兩岸,除了臺南市十二佃有一團半職業性質的以外,其餘都在臺南縣境,而且都是因應廟會而生的庄頭陣頭。

相關文章

2023-11-02

陳剩女士在歌仔戲小生藝術方面具有非常高的造詣,她的唱、念、身段以及對角色的理解都表現得非常細膩和獨到,展現出深厚的藝術見解和體會,可供後學學習借鑒。

2023-11-07

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創立於1920年,係承中國泉州傀儡系統,戲偶造型較為渾圓,偶頭雕工精細,角色名稱分生、旦、北、丑(雜)四大行當,基本操作線有十四條(視戲偶動作略有增減),戲曲音樂是南管系統的泉州脖、傀儡調。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在四代相繼傳承已有百年的歷史,在繼承的基礎上各自有所發展與創新,擁有傳統及創新的演出型態,如儀式劇的演出場域以大高雄及大台南地區之廟口、私人壇為主;表演劇演出場域以大高雄及大台北地區劇場演藝廳為主,並擴及全台灣各地及受邀至國外藝術節演出。 錦飛鳳傀儡戲劇團除保留傳統戲曲思維,更以現代劇場理念,將台灣傀儡戲從宗教儀式演出開拓至表演藝術的層面,不僅使臺灣傀儡戲有不同的展樣貌,也將傳統傀儡戲帶進藝術劇院的表演場域。

2023-11-14

屏東縣枋寮鄉北勢寮保安宮(主祀大道公,每年農曆5月2日(保生大地得道飛昇日),廟方舉辦全台獨一無二的「送白鶴」祭典;相傳保生大帝生前即乘坐白鶴羽化昇天,北勢寮保安宮管理委員會每年除了大肆舉行法會慶典之外,並會製作白鶴一隻供送保生大帝神靈回白礁謁祖。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活動,各項祭典活動籌措、製作、每年都喚起枋寮全鄉參噢,祭儀兼具藝術性及典範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