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衡撮把戲團中,文套演出的形式,大部份都是以「二人組」的夫妻檔為搭擋,武套則以其子女及其夫妻的「四人組」形式為主,其中,「文套」可說是「撮把戲」中的精華。在「文套」的表演中,楊氏夫婦將傳統的客家山歌,如老山歌、山歌仔、平板以及各式各樣的地方小調融合轉變,將客家山歌的變體活現在客家車鼓技藝上,使得其客家車鼓與閩南車鼓完全不同,形成特有之撮把戲絕活。
當十七世紀客家人由閩粵一帶的原鄉來到台灣之後,隨著時空的分隔,在台灣南部客家人的「六堆」客家文化與在北部的桃竹苗文化,逐漸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客家文化區隔,這種同中有異的現象,在客家音樂的呈現上尤為明顯。南台灣在說唱及車鼓音樂表現上,則以美濃楊秀衡撮把戲團的客家車鼓技藝及客家說唱名震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