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黃宅​

2023-11-06

埔里黃宅最初由前清總兵吳光亮勘輿後興建於清光緒年間。日治大正6年(1917)埔里大地震,原故居遭震塌。次年(1918),入贅之女婿黃敦仁,依原故居所在地為正身,聘請石岡匠師劉沛然等建成閩式三合院。正身為七開間,明間、稍間、盡間依序分列。木架構係就地取材,材質為桃實百日青、竹柏、樟樹、苦楝、栲、朴、櫟等,磚瓦則自草屯以板車或挑夫運入。彩繪、雕刻、泥塑則結合閩式、日式、原住民等圖案,左右護龍及門樓是土角牆穿斗式建成簡單的三房一廳。日治昭和10年(1935)發生新竹-台中大地震後,於正身後側增建木架構防震屋六間。門樓兩旁沿外花園以土角砌牆,牆上加台灣瓦,將黃宅圍成佔地一甲的閩式莊園。內花園遍植蘭、桂、菊、玫瑰、茶花、牡丹等奇花異木。確立了黃宅「耕讀傳家」、「怡情養性」的家風。

相關文章

2023-12-04

邱宅忠實第包含兩個院落,約有六分地,周圍本有雙層竹圍,但已砍除,第一個院落是有四條護龍的三合院,坐東向西,正身三間起,明間退凹數架,以暗示正門位置,及提供一個可短暫停留空間,稱「凹(添)壽面」。旁邊壁堵以橫豎木及八卦紅窗裝飾,饒富古味。明間是祖先廳,供奉渡臺祖邱華循以下暨河南堂邱姓歷代祖先牌位。神龕柱聯:「忠孝君親方盡兩般人事,實敬宗祖毋忘一本根源」;「追念一宗昭穆序排勿紊,遠思千載春秋祭祀有恒」;「追守忠精今聖訓,遠循寬厚舊家聲」。牌位堂號「河南堂」,左護龍廳題「錫壽堂」作為鸞堂使用,成立於昭和6年(1931),歷史悠久,邱傳庸自永靖鄉永南村醒化堂學乩籌設,乃輔天宮前身,右護龍正廳為多福堂。

2024-01-11

永靖陳宅-餘三館縣定古蹟,名列臺灣十大古宅之一,為臺灣著名古宅第,創建於清同治11年(1872)。餘三館遠祖於清康熙末年,自廣東饒平縣可塘埔鄉大榕社渡臺,勤墾於十五莊圳灌溉區域,致富成當地望族。清末第十五世的陳有光,開始營造大宅,歷時七年半始完工。除外護龍近代曾修整外,主體部分仍為清領時期原貌,甚是難得。取名為「餘三館」,乃為紀念祖先「艱難創業,垂留後代,此後蔭澤世代子孫多福、多壽、多子孫」之涵義。

2023-10-20

萬選居
萬選居落成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空中看古厝》一書則紀載是在同治十年(1871年)。名取自「青錢萬選」典故,為張達京後代張存水、張存成、張存烈、張存庚四兄弟所建,《圳水生穗:豐原區.翁仔社》一書則紀載是張始習所建。總面積2400多坪。建立時聘來唐山匠師,如交趾陶出自晉江一品堂蔡姓匠師。三落二護龍的建身其工法融合漳、泉、潮等地工藝。一落為正立面斗砌磚牆加唐山灰瓦,二落子孫廊木屏門扇面鑲貼田螺殼碎片配唐山灰瓦。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