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傳統兼吸引眼球

臺南市新營區

竹馬陣

竹馬陣

臺南市新營區

保存傳統兼吸引眼球

竹馬陣

2023-11-06

竹馬陣是台南市新營區土庫里土安宮的專屬陣頭,又稱為「竹馬團」,以12生肖為表演形態的南管陣頭。主要演出劇目是「陳三五娘野春仔告御狀」,表演內容包括唱、舞和口白。據傳,陣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雍正9年(1712年),一位唐山師傅奉迎田都元師來此落腳,最早曾在屏東的「水底寮」訓練過一團竹馬陣。因在水底寮未受到禮遇,他轉移到土庫,並開始教授竹馬陣的藝術。

然而,竹馬陣在1985年於台南縣立文化中心表演後,成員逐漸流失,後繼無人,陣頭停止了出陣,即便在平常的聚集練習中,也是少有機會。直到1995年,當地地方和學校的努力下,「土庫國小」成立了「學生竹馬陣」,延續了竹馬陣的傳統。

竹馬陣具有宗教性、藝術性、音樂性和戲劇性的特點,既有藝術性的陣頭表演形態,又具有宗教性的鎮煞作用。陣頭以12生肖為表演形態,原為當地農閒的娛樂活動。表演內容包括唱、舞和口白,服飾、臉譜、唱腔和動作皆具藝術價值。竹馬陣具有獨特的特點,包括傳統的「打面」、12生肖臉譜和南管配樂等元素,在全台絕無僅有,是獨一無二的。竹馬陣是台灣最早且唯一的陣頭,不僅保有民間傳統藝陣的表演方式,還包括小戲的唱腔、唱詞,並有二弦、三弦、大廣弦等傳統樂器的配樂,具有獨特性,值得保存。在陣頭表演時,表演者配合唸咒文,使用12生肖腳踏七星步,依序表演開大小、分陰陽、交陣、配對和點四門等陣式,相當具宗教神秘色彩。在出陣時,仍保持畫臉的傳統習俗,增加了陣頭的神秘氛圍。表演者多為年事已高的長者,技藝的傳承面臨著挑戰。

相關文章

2023-11-14

邵族的行政地位在日本統治殖民時期,有時為「生蕃」,有時為「熟蕃」,有時卻又被稱「化蕃」。學術上,早期的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1930)小川尚義(1944)都還把邵族歸在平埔族中。到了民國時期,官方將原住民分為阿美族、泰雅族、布農族、排灣族、鄒族、卑南族、魯凱族、達悟族、賽夏族等九族,邵族人雖具有平地原住民身分,卻不被規劃為一族。民國六十一年出版的《台灣省通誌》卷八同冑志邵族篇中說:「邵族在民族學上之所屬……以往數十年間,或被認為阿里山曹族之一支,或與布農族較密切,並無定論。」邵族歸屬的爭議,一直到民國九十年有了明確的界定,成為原住民第十族。 清代水沙連六社之中,田頭(tafwale)、水裡(kankwan)、貓蘭(katafatu)、沈鹿(pawan)四社皆屬於邵族,分別居住在今南投縣魚池鄉境內 。日人在1919 年(大正八年)八月,開始興建日月潭發電廠,並因而淹沒了邵族人居住的村社。為了安頓邵族人,於1934年(昭和九年)將他們移居到卜吉社(今日月村),每祭只剩日月村一丁口分配兩分地以維持生計。現今邵族分佈於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與水里鄉頂崁村為主,目前居民以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較多數,祖靈有定期舉行。水汴頭聚落有一以「卜米籮」的傳統民俗,聚落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占卜方式來問來年農事收成好壞,村民亦依照問卜結果來從事農耕,從過往迄今至少已有百年之久,從未間斷。然此民俗的起源與時間已不可考,據傳與觀音佛祖信仰有關。

2023-11-13

祭祀太陽為自然崇拜之一環,古籍《拾遺記》載「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顯示太陽祭祀歷史之久。唐代設置 2 月 1 日為中和節,並被視為太陽星君的誕辰,另有以農曆11月19日作為太陽星君之誕辰。 太陽公信仰散見於臺灣,以臺南、高雄最密集,而以九豬十六羊之供品的太陽公祭祀目前則集中於臺南府城;九,為陽數之極,音與閩南語「救、久」相仿,而「豬」係與明朝國姓「朱」同音,「羊」與「陽」同音,象徵國君,而十六羊則代表明朝16位皇帝。這三元素之太陽公信仰主流說法,以照此脈絡延續至今,成為我們所見之面貌。

2023-11-02

詹文贊先生是北管音樂的優秀代表,出身於新北市汐止的樂英社,具有逾半世紀的北管音樂學習經驗。他深入研究當地的社派(福路)曲館音樂文化,師承多位北管老師,包括鄭炳煌、郭成、劉永連、王福貴、何旺全等,並且精通文武場各種樂器表演和排場演唱。詹文贊能夠展現出臺灣北部北管音樂的獨特風格和音樂系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