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音樂活字典

高雄市美濃區

撮把戲

撮把戲

高雄市美濃區

客家音樂活字典

撮把戲

2023-11-06


楊秀衡撮把戲團中,文套演出的形式,大部份都是以「二人組」的夫妻檔為搭擋,武套則以其子女及其夫妻的「四人組」形式為主,其中,「文套」可說是「撮把戲」中的精華。在「文套」的表演中,楊氏夫婦將傳統的客家山歌,如老山歌、山歌仔、平板以及各式各樣的地方小調融合轉變,將客家山歌的變體活現在客家車鼓技藝上,使得其客家車鼓與閩南車鼓完全不同,形成特有之撮把戲絕活。

當十七世紀客家人由閩粵一帶的原鄉來到台灣之後,隨著時空的分隔,在台灣南部客家人的「六堆」客家文化與在北部的桃竹苗文化,逐漸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客家文化區隔,這種同中有異的現象,在客家音樂的呈現上尤為明顯。南台灣在說唱及車鼓音樂表現上,則以美濃楊秀衡撮把戲團的客家車鼓技藝及客家說唱名震遐邇。

相關文章

2023-11-02

「大頭金來鼓亭」創立於1960年代,由陳財先生(偏名:大頭)所創辦,據其兒子陳金來表示,創立鼓亭的靈感來自寺廟的鐘鼓樓,並決定運用大鼓、一副鈔、一支嗩吶組成新型樂隊,因此誕生了「鼓亭陣」。

2023-11-14

頂射火馬,這是後壁崁頂聚落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相傳其歷史十分悠久。有關射火馬的歷史緣由,主要與地方發生戰事,因廟東沼澤之地傷亡慘重,冤魂怨氣甚重,致使崁頂庄「鷄不啼,狗不吠」,後經庄 內耆老士紳共商對策後,遂請池王爺降駕解危處置,經過池王爺溝通協調、安撫亡靈之後,遂與好兄弟承諾「池王有吃,冤魂亦有吃」,自此之後地方平安無事,民眾亦得以安居樂業,池王爺給信眾的啓示「凡事,良性溝通協調必能成事,要信守承諾,言出必行」,因此庄民乃固定在池王爺聖誕進行好兄弟普渡與射火馬活動。

2023-11-02

巫明霞女士是一位生長於戲曲世家的藝術家,從小學習了漢文、南管戲、京劇、歌仔戲等傳統戲曲,並在外台戲、內台戲、電影、電視等表演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的演技精湛,勇於創新,展現出獨特的演藝才華,使得歌仔戲呈現豐富多樣的藝術價值,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