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傳達愛與和平

高雄市前鎮區

十全腔

十全腔

高雄市前鎮區

用音樂傳達愛與和平

十全腔

2023-11-06


『臺灣十全腔聖樂團』起源於台灣光復後在高雄市成立的第一個聖樂團體──『至誠聖堂暨率性佛堂聖樂團』。樂團的創辦人兼團長李添貴藝師是該團的第一代聖樂生,他於1993年榮獲教育部薪傳獎後,成立了『李添貴薪傳樂團』。之後於2004年,樂團再度轉型為現在的『臺灣十全腔聖樂團』,並持續在高雄地區推動聖樂的薪傳工作。

自2004年成立以來,樂團積極參與各項文化活動,包括承辦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的「聖樂推廣及傳習計畫」,並參與高雄大學莿桐藝術季、苗栗縣政府舉辦的苗栗之冬民族音樂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戲劇館等地的演出。此外,樂團也在2005年赴中國大陸福建省漳州市文昌宮與當地的南詞古樂隊進行交流演出,受到當地媒體大幅報導。

近年來,樂團持續在高雄地區傳承聖樂文化,並致力於拓展地方鸞堂寺廟的聖樂演奏團隊,為高雄市傳統聖樂的發展貢獻心力。樂團的努力使得聖樂得以在當地繼續繁榮發展,並為台灣的宗教音樂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相關文章

2023-11-02

詹文贊先生是北管音樂的優秀代表,出身於新北市汐止的樂英社,具有逾半世紀的北管音樂學習經驗。他深入研究當地的社派(福路)曲館音樂文化,師承多位北管老師,包括鄭炳煌、郭成、劉永連、王福貴、何旺全等,並且精通文武場各種樂器表演和排場演唱。詹文贊能夠展現出臺灣北部北管音樂的獨特風格和音樂系統。

2023-10-13

臺灣跳鍾馗的主要目的在於驅除邪煞,祈求生活環境安寧。以鍾馗驅邪的習俗基本上是由中國大陸古代驅逐疫鬼的大儺轉化而來,明清學者認為鍾馗是由古人擊鬼法物之一的『終葵』(桃木棒)衍化,最遲應該在唐初神格化。關於鍾馗的傳說甚多,其中一則敘述鍾馗出現在唐明皇臥病時的夢境裡,以啖鬼手段驅邪。在宋代,除了沿襲唐人年終懸掛鍾馗圖像避邪的習俗外,除夕時並有由伶工裝扮鍾馗,敲擊鑼鼓遊行的儀式。

2023-11-02

「和成八音團」於1979年創立,是一支位於桃園縣八德市的民間樂團組織。該團在1994年開始提供授課,並於2001年正式立案。團長袁明瑛先生為創團人,他精通鼓和揚琴等樂器。袁明瑛的祖父袁奕麟在光復初期就集合同好學習北管和八音,並請來八音老師朱誠正(為范姜文賢的學生)進行指導。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