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哪都有貓的貓奴聖地

新北市瑞芳區

猴硐老街

猴硐老街

新北市瑞芳區

走到哪都有貓的貓奴聖地

猴硐老街

2023-11-03

猴硐的名字起源於當地附近一處山洞有大量的猿猴聚居,因此被稱為「猴洞」。在日治時期,由於當地盛產煤礦,當地居民為了求吉利,不希望礦坑裡有水,因此將「猴洞」改為「猴硐」。然而,在民國51年,因為「猴」字被認為不雅,被改為「侯硐」,並將車站名稱改為「侯硐站」。直到民國92年,當地居民提議保留地方文史特色,猴硐的名字才恢復為「猴硐」。

猴硐在台鐵平溪線上,自清代以來就是知名的礦產山城。在礦業盛行時期,猴硐是台灣煤礦最大產區,也是質量最好的礦坑之一。當時的猴硐礦坑年產量曾達674萬公噸,遙遙領先其他礦區。猴硐的礦業技術也相當先進,擁有當時台灣最先進的選煤廠房,以及台灣第一座貨用電梯。此外,猴硐還擁有台灣第一座圓拱造型的運煤橋。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煤礦產量降低,猴硐的煤礦業於1990年代結束。為了保留當地的特色文化,猴硐規劃了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展示礦工的生活和相關文獻和工具。同時,猴硐地區還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例如世界十大保育植物之一的「鐘萼木」就生長在此地,被列為保育類植物。另外,猴硐還以其眾多的貓群而聞名,被CNN評選為世界六大賞貓景點之一。這些貓群也帶動了當地觀光產業的發展,例如推出各式貓咪主題的文創產品,以及貓咪造型的咖啡廳等。

相關文章

2023-10-12

關於碧雲禪寺緣起,根據碧雲禪寺眾法師口述,蕭世源整理的《碧雲禪寺》廟誌中的記載,由於當地觀世音菩薩顯靈的傳說,於是當地信眾蔡陣、陳水、陳祿等人發起,並由信眾陳仁鑫邀請當時臺南超峰寺的住持義敏老和尚到本地看風水,爾後在大正年間,信眾們發起募捐,佛寺以俗稱「竹篙厝」的建築方式興建,材質主要是竹材和木材,並在隔年完工。

2023-11-03

烏溪後因泥沙淤積、河川改道,加上日據時期,基隆和高雄為台灣主要對外貿易口岸,和台中政經遂移往今台中車站,讓曾日正當頭的大里,也邁向黃昏,如今來此僅保留當年匯聚南來北往的大里杙站、和長約兩百公尺紅磚道鋪建的大里老街,老街上僅剩以慶源堂為主老屋,當年木造建築結構,其餘已不見當年繁華痕跡。

2023-10-31

位於基隆田寮河畔的「義二路老街」,是外地遊客必逛的景點之一,新舊建物「混搭」風格,因此擁有「基隆銀座」的美稱。義二路老街又稱為「義二路形象商圈」,清朝統治時期稱為「哨船頭」,日據時期則稱「義重町」,一直以來都是基隆行政、金融和經濟中心。 如今的義二路還保有巴洛克式的洋房,異國風味相當濃厚,雖然有些建物斑駁老舊,但仍不失迷人的歷史風采。老街上充滿著日本、美國、義大利、中華等各國料理餐廳,設置「假日行人徒步區」,腳底下踩的是有古早味的地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