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純淨和諧靜謐

南投縣信義鄉

布農族八部合音

布農族八部合音

南投縣信義鄉

天然純淨和諧靜謐

布農族八部合音

2023-11-03

布農族音樂中的「pasibutbut」是一套完全屬於布農族的音樂觀和音樂系統,強調團體間的合群內聚。它不僅是一種音樂表現,更是超自然界、自然界與人之間的溝通媒介,是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然而,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和現代生活方式轉變的影響,這一傳統文化面臨失傳的風險。

為了保存並傳承這項獨特且珍貴的音樂文化,文化部於99年指定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為重要傳統藝術,由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負責保存和傳承工作。這項舉措有助於保護布農族音樂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其得以延續。


布農族音樂在反映該族群信仰及勞動價值方面具有獨特性,其中的「異音唱法」歌唱方式更是獨具特色。然而,隨著基督宗教的影響,布農族的音樂因動機改變,從傳統的宗教儀式轉向追求藝術性的提升。傳統的成套音樂因此有失傳之虞。

儘管如此,布農族的音樂傳統在特定團體中得以保存,並且在全國範圍具有領先地位。這種音樂形式反映了古昔常民生活形態,並且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它具有顯著的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價值,瀕臨失傳。

相關文章

2023-11-02

長義閣掌中劇團是嘉義市的布袋戲團,其脈絡傳承可以追溯至130多年前。早期,嘉義市的布袋戲主要承傳自兩位名師,分別為本身為嘉義人的薛日成所成立的《日成軒》,以及來自台北的外江派許精忠所成立的《假成真》。這兩位老前輩各自擅長不同類型的戲劇,許精忠擅演歷史戲和公案戲,而薛日成則擅演民間故事與愛情戲。他們開創了嘉義布袋戲的源流,成為嘉義市布袋戲團的主要脈絡。

2023-11-07

合和藝苑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的相關認定基準。該團體在南管音樂領域具有豐富知識,能夠正確體現南管音樂文化形式,並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他們積極傳承南管藝能,並在文化脈絡下扮演適當的角色,長期參與南管的演出、教學,並與其他南管館閣互動交流,被認定為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團體。

2023-11-14

白杞寮玉山岩為竹崎地方五村十三庄信仰中心,主祀觀音佛祖;本項民俗自清領末期延續至今,至少百餘年歷史,遶境目的為讓觀音佛祖巡視十三庄轄區,同時迎請六大媽祖廟與半天巖紫雲寺觀音佛祖一同遶境;本項民俗至今保持爐主制度,遶境範圍全程21公里,包含山區與平地,路線豐富,形成鐵牛車拖行神轎等特殊風貌,於109年6月4日登錄嘉義縣民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