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純淨和諧靜謐

南投縣信義鄉

布農族八部合音

布農族八部合音

南投縣信義鄉

天然純淨和諧靜謐

布農族八部合音

2023-11-03

布農族音樂中的「pasibutbut」是一套完全屬於布農族的音樂觀和音樂系統,強調團體間的合群內聚。它不僅是一種音樂表現,更是超自然界、自然界與人之間的溝通媒介,是傳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然而,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和現代生活方式轉變的影響,這一傳統文化面臨失傳的風險。

為了保存並傳承這項獨特且珍貴的音樂文化,文化部於99年指定布農族音樂「pasibutbut」為重要傳統藝術,由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負責保存和傳承工作。這項舉措有助於保護布農族音樂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其得以延續。


布農族音樂在反映該族群信仰及勞動價值方面具有獨特性,其中的「異音唱法」歌唱方式更是獨具特色。然而,隨著基督宗教的影響,布農族的音樂因動機改變,從傳統的宗教儀式轉向追求藝術性的提升。傳統的成套音樂因此有失傳之虞。

儘管如此,布農族的音樂傳統在特定團體中得以保存,並且在全國範圍具有領先地位。這種音樂形式反映了古昔常民生活形態,並且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它具有顯著的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並在藝術或藝術史上具有價值,瀕臨失傳。

相關文章

2023-11-13

瓊林係以「蔡氏」為主的單姓聚落,開發歷史甚早,可上溯至宋代。藉由宗親血緣的凝聚,形成極強烈的聚落內聚力,象徵血緣宗親連結的宗祠建築,其中「七座八祠」──分別為蔡氏家廟、六世竹溪宗祠、六世樂圃宗祠暨十世廷輔宗祠、六世樂圃二夫人宗祠、十世柏崖宗祠、十一世榮生宗祠、十六世藩伯宗祠,皆名列國定古蹟之列。阿美族標示地名常以植物名稱、事件、人名或事物來命名。因此將這裡叫(砝貢)Fakong,日治時期以音譯稱貓公社,後來改名為豐濱村。 貓公部落在台灣地圖上東側海岸中心點,北距花蓮市50公里,西距花蓮縱谷的光復19公里,東臨太平洋,西依海岸山脈,兩條河匯合部落區域後向東入海。

2023-11-14

峰上祭蜂鄉俗乃源於相傳峰上村位於「蜂穴」上,多蜂之故,使得鄉民認為透過祭祀蜂穴之蜂的儀式性過程方能安頓靈穴而能安定居存於生存之環境。因此,峰上鄉民遂於天后宮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時設醮慶祝, 慶典中全村共同參與「祭蜂」特殊鄉俗。 峰上祭蜂鄉俗之主要價值在於呈現村落居民的村落擇址觀、傳統風水穴位的概念,以體現村民對於居存空間與宇宙觀之認知。並透過「祭」的儀式行為,突顯先民對於居存空間的平安、牲畜興旺之祈求與期盼,最後達到整體居存空間上的和諧關係。另透過神明形成共同信仰的方式聯結群體,此為於在相互間無血緣關係之村落內群體下超越口頭約束的有效聯結方式,並透過常年的祭祀與遶境巡安過程凝聚村落內部力量與團結情誼。

2023-11-06

張日貴將屏東滿州民謠保存下來,這種音樂源於最基層的生活文化,反映了當地人的生活和價值觀。他的工作有助於保護和傳承這種音樂形式,同時開創了鄉鎮區域化音樂特質,使得當地文化得以保存。張日貴的努力使得滿州民謠具有獨特的鄉鎮區域化音樂特質。他的創作和表演豐富了這種音樂風格,並且帶有他自己對於當地人情世故的獨特理解,使得音樂更具情感和生命感。儘管保存者能夠開創音樂特質,但滿州民謠的傳承並不容易。這種音樂形式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投入,才能確保它不會失去。張日貴的工作有助於提高人們對這種傳統音樂的認識,同時也為後人提供了學習和傳承的機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