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客家八音演奏家

苗栗縣苗栗市

客家八音-鄭榮興

客家八音-鄭榮興

苗栗縣苗栗市

作曲家客家八音演奏家

客家八音-鄭榮興

2023-11-03

鄭榮興先生是台灣客家八音的傳承者和推動者,具有深厚的音樂造詣和教育背景。自幼隨祖父學習打鼓和曲唱,他是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第五代傳人。鄭榮興的專業技能包括傳統客家八音演奏、戲曲音樂伴奏、音樂編腔作曲、音樂設計、傳統表演藝術製作和跨劇種音樂設計等。

在他的學習過程中,他得到了祖父陳慶松和祖母鄭美妹的傳授,並在採茶戲班擔任後場樂師,習得了採茶、四平、亂彈、外江等不同劇種的戲曲音樂伴奏技能。他也拜師於莊胡樺,學習了齋法科儀和後場音樂。此外,他深入學習了北管亂彈戲曲音樂,並在大學及研究所時期受教於多位老師,學習了作曲、音樂理論和民族音樂學等知識。他還前往法國巴黎大學深造,使他具備了兼具表演、創作和學理基礎的才能。

鄭榮興在教育界也有傑出的貢獻。他曾擔任國立復興劇藝學校綜藝團團長、歌仔戲科主任和校長,並在他的領導下,該校被改制為專科學校,成為台灣戲曲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他也擔任了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和戲曲學院的首任校長,並在他的帶領下,這些學校為台灣的客家戲曲教育提供了完整貫通的正規教育體制,包括國中、高中和四技。他的貢獻不僅體現在音樂藝術上,還體現在教育事業的推動和培養新一代的音樂人才。

相關文章

2023-11-03

七股頂山代天府宋江陣創設於清領末期,傳承先人所遺留之宋江文化,亦是佳里金唐殿「蕭壟香」重要陣頭;為凝聚地方認同,村里庄人乃合組聯防力量,操演密集,聲威遠播,迄今仍定期組團出陣;自製宋江陣兵器,黑腳巾亦是其專屬辨識服飾,獨具匠心,確有文化薪傳保存價值。

2023-11-08

在早期的台灣,移民社會中存在著不同的地域、語言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社群劃分。芎林地區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形成了多個以地緣或姓氏為主的散村聚落,客家獅團體多由具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或宗族社會所組成。在土地拓墾和資源競爭的環境下,家族和宗族成員團結起來,學習武術,保衛家園。客家獅藉著武術的核心精神,結合了舞獅文化,漸漸發展成為獨特的「客家獅」。

2023-11-13

金鑾宮主祀媽祖,最初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設壇於境內社尾處,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時遷建現址,後經道光六年(1826年)、1928年、1957年、1978年、1981年的幾次重新修建及增建,成為今日所見堂皇廟宇,祭祀範圍為舊下茄萣庄,即今茄萣區嘉定、保定、大定、光定、吉定五村。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