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宋江文化

臺南市關廟區

宋江陣-關廟五甲馬使壇

宋江陣-關廟五甲馬使壇

臺南市關廟區

傳承宋江文化

宋江陣-關廟五甲馬使壇

2023-11-03

為五甲馬使壇專屬陣頭,並參與山西宮王醮繞境活動,在關廟的三團化妝式宋江陣中算是比較完整者。為原台南縣內少數拍面之宋江陣,服飾講究,儀式完整,具特殊性與地方性。表演內容為上代所傳,一代傳一代,在關廟的廟會慶典中相當具有特色。


在廟會的文武陣頭中,宋江陣是表演人數最多、陣數較多,表演時間最長,同時具有濃厚宗教性格,有時被當成神明座前護衛團,可除厄驅煞,是各香科及廟中最具代表性的陣頭之一。 宋江陣的源流雖有多種傳說,比較普遍的記法為源自水滸傳、少林武學實拳派的一支、源自戚繼光鴛鴦陣。另有說法是源自鄭成功的藤牌兵、中國福建漳泉地方自衛武力團練及清末臺南府城義民旗,學界比較同意係師法戚繼光的「鴛鴦陣」蛻變衍化而來,名稱則顯然由水滸傳而來。因名為「宋江陣」,故與水滸傳108人物的神化有關,目的在於模仿36天罡72地煞的驅邪保安功能,藉以強化陣頭的正統性與宗教意義;清領中期之後,因治安紊亂,復與各地練武強身的團練結合,一方面是自衛組織,另一方面則成為迎神賽會的陣頭。

相關文章

2023-11-03

保存者賴宜和是一位具有豐富經驗的客家大戲藝師,不僅長期從事客家大戲表演藝術,還具備京劇、客家小戲、歌仔戲等多種劇種的演出技藝。他對客家大戲的相關知識和技術非常熟悉,能夠正確體現這一傳統表演藝術的精髓,並具有深厚的造詣。賴宜和具備傳習客家大戲的能力和意願,願意將自身的知識和技藝傳授給後人,推動客家大戲的傳承與發展。

2023-11-08

北港老塗獅,創辦人黃清塗(1930一2014),享壽86歲,綽號老塗獅,臺灣雲林北港人,武術家及中醫家。 北港老塗獅創辦人黃清塗出生於昭和5年(1930),出自北港勤習堂,30年代師承北港勤習堂第三代陳水來老師父(黃清塗之義父),學習武術、白鶴獅陣及白鶴獅製作技術,後來初設舘號為「北港勤習堂 鳳陽國術舘」,民國49年(1960)以自家班底跟隨北港朝天宮天上聖母聖誕遶境,後來舘號正式更名為「北港老塗獅」。

2023-11-15

「西勢仔黃府王爺壇」為保西代天府的角頭之一,本地拍面宋江陣成立迄今已逾百年,為37人陣(含頭旗),向來由庄民自組,本陣由鄰近的下山仔腳師傅前來教授,經黃漢→施雲→施春揚→施榮泰、施商路、張水盤等師傅一脈相承,主祀「梁山人馬」,每逢南關線三大王醮必組陣參與,出陣前須著裝、拍面,至今不變,甚具特色,為保西代天府「八堡」境內之名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