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陣風華

臺南市南區

十二婆姐陣

十二婆姐陣

臺南市南區

藝陣風華

十二婆姐陣

2023-11-03

南區灣裡同安宮(五媽婆祖陣)傳承自新營團,同時融入了「神授技藝」,在傳承的同時也呈現創新。這種傳統藝術不僅具有深厚的歷史根基,還展現了當地文化的特色,具有濃厚的在地性。灣裡同安宮的婆祖陣結合了當地文化元素,包括裝扮、面具和陣式,都展現出獨特的風格。每個角色所使用的道具,如骨傘、七星劍等,都彰顯了陣頭的特色和獨特性。這個陣頭是原台南府城唯一的婆祖陣,其表演形式融合了改運和收驚的功能,具有濃厚的文化性和儀式性。此外,陣頭的面具已經發展至第三代,前兩代的面具保存完整,展現出深厚的藝術性。整體而言,南區灣裡同安宮的五媽婆祖陣不僅是當地文化的寶貴遺產,也是具有藝術價值的傳統藝術表演。

十二婆姐陣,與臨水夫人陳靖姑及隨伺36宮婆姐之信仰息息相關,據傳是由大陸所傳入,為臺灣少見之宗教性藝陣,文獻及福建民間舞蹈,也沒有發現類似表演,極可能是臺灣民間藝人因應廟會活動而改良形成之陣頭。婆姐陣多半集中在臺灣南部,尤其是臺南、高雄一帶,其不僅具表演性,也兼具驅煞辟邪、護佑婦孺、收驚安宅等功能。十二婆姐陣即可能是由十八婆姐陣演變而來。

相關文章

2023-11-10

「遶境」出巡是台灣民間信仰最為普遍常見的活動,是指神明巡視轄區,一般神明也有所謂「溫庄」的活動。遶境出巡屬於角頭性的例行性活動,目的在巡視地方驅除邪煞、祈求合境平安。九庄媽的祭祀組織可以祭祀圈概念含概,雖無實質廟宇,但九庄媽相關祭祀活動,包括請媽祖、過爐、出巡及到食水嵙刈香,其祭祀費用皆由輪值庄頭負擔,有頭家爐主的組織,亦有巡境的範圍,可說是一個有神無廟的地方性祭祀圈。九庄媽信仰對於新社地方社會、文化與歷史具有型構「新社地方」的精神動力、為地方拓墾歷史記憶、地方文化發展根基等特殊且深厚的意義。

2023-11-13

林園鳳芸宮主祀天上聖母,長期以來與臺南安平地區的廟宇之間有所往來,並以海上巡香遶境方式(以漁船搭載神轎,組成龐大船隊)至臺南安平地區(靈濟殿及開臺天后宮)會香。海上巡香以四年一科方式舉辦,為林園地區與臺南安平地區,農曆三月重要的宗教民俗活動之一,形成極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海巡路線繞行西南沿海,途經林園、中芸、紅毛港、旗津、左營、蚵仔寮、彌陀、永安、茄萣、臺南安平等地,沿岸友好宮廟皆燃放煙火迎接,具有跨地域特色,彰顯在地活力與向心力,為國內目前最大之海上巡香民俗活動。

2023-11-07

江明清是泰雅族人,民國79年從神學院畢業成為一個牧師,也是一位厲害的口簧琴師父。他將全世界的口簧琴做了完整的比較,發現只有臺灣可以做到6到8簧。江明清寫了許多有關口簧琴的著作及音樂創作,並舉辦許多展覽,成為臺灣口簧琴的重要推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