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南管風華

彰化縣鹿港鎮

鹿港雅正齋南管樂團

鹿港雅正齋南管樂團

彰化縣鹿港鎮

再現南管風華

鹿港雅正齋南管樂團

2023-11-03

雅正齋相傳距今兩百多年,但確切時間有資料可尋者應在較晚期之後約大正10年(西元1921年至西元1931年),是雅正齋的全盛時期,館址設於主持人黃殷萍泉州街之住宅,民國39年(西元1950年)館遷至天后宮;民國45年(西元1956年)曾一度中斷而解散,至民國54年(西元1965年)重新落腳於鹿港新祖宮,民國69年(西元1980年)館址遷至中山堂老人會館至今。本縣南音文化傳承之重要標竿,極具有地方特色,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


南管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樂之一。原屬閩南民間音樂的一環,隨著中國泉州、廈門的移民傳播至臺灣、澎湖、金門、香港、澳門、東南亞各地僑社,目前確定還有南管館閣活動的地方,除了中國泉廈原生地,與湘西懷化土家族自治區外,尚有臺灣、港澳、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越南等地。「南管」之名,在臺灣乃是相對於「北管」之稱,另有「泉州絃管」、「絃管」、「南樂」、「南曲」、「錦曲」、「郎君樂」、「五音」、「郎君唱」、「御前清曲」等名稱,各地絃友常摻雜使用。 傳統館閣命名,常見「南樂社」,如「華聲南樂社」;也有稱為「郎君社」,如「集美郎君社」。曲簿也稱「南樂曲集」,如張再興編輯的《南樂曲集》。但「南管」是臺灣目前最常用的名稱,東南亞地區早期都稱「南樂」,但近20年來,受到中國泉廈地區教館先生影響,現概以「南音」稱之。

相關文章

2023-11-02

宜蘭總蘭社,作為宜蘭地區北管戲曲藝術的代表,於2009年01月21日被正式登錄為台灣的傳統藝術保存團體。這個登錄的決定基於宜蘭總蘭社對北管戲曲藝術的深厚知識、精湛技藝,以及其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現形式。

2023-10-13

野柳位於新北市北端,依山傍海,是一個突出海面的岬角,清代以來自福建漳州沿海一帶的移民以野柳岬為天然屏障,以捕魚為生。 野柳「保安宮」位於野柳漁港旁,祀奉「開漳聖王」、「媽祖」、「周倉爺」和「土地公」等神明,數百年來導引著漁船平安進出野柳漁港,亦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相傳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野柳居民在外海捕漁,海上突然出現一艘船,上頭載滿了建材,但船上無人,經登船只發現神像一尊,漁民便將船隻引回野柳,並為其尋覓居所,選定了保安宮現址(野柳港邊),並以船上的建材與海邊咕咾石築廟供奉,希望時時保祐漁船出入平安,故名保安宮。民眾為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當天,野柳「保安宮」則結合當地廟宇神尊、神轎舉辦一年一度盛大的淨港巡洋活動,以祈海不揚波,人船平安、漁獲滿艙,海財大進。

2023-11-13

台灣民間如果嬰兒「度晬」都會分送親友一些小吃,例如油飯、紅蛋或蛋糕,讓大家同感喜氣;各地嬰兒度晬的禮俗,都大同小異,不過,以永康巿西勢里廣興宮(俗稱「元帥廟」)祭祀中心的西勢一帶,卻有一個很有人情味又具濃厚地域色彩的分餅習俗。 永康市西勢地區的西勢、新庄仔、番薯厝和新化區崙仔頂,是以「分水餅」的方式來慶祝嬰兒度晬。在農曆元月20日也就是福德正神以前一年中生兒子的人家,都得分送「水果餅」(俗稱「水餅」),給自己村庄的「福份」庄民品嚐,一起分享添丁的喜氣。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