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能操千萬兵北管布袋戲藝師

彰化縣員林市

布袋戲-吳清發

布袋戲-吳清發

彰化縣員林市

五指能操千萬兵北管布袋戲藝師

布袋戲-吳清發

2023-11-03

吳清發父親吳土是「慶梨園」北管子弟,因而吳清發相當早就接觸到北管戲曲。戰後,吳土於民國38年(西元1949年)組「新樂園掌中劇團」,前場請人,後場自己負責,請過的主演有江萬長、張文源等人。民國41年(西元1952年)吳清發開始擔任主演,曾陸續向江萬長、陳坤輝、李木火、張文源及林牛、等人學戲。

早期傳統布袋戲後場,多用南管戲及北管戲,本縣之北管布袋戲,為中部地區唯一仍保有後場樂師並以北管樂伴奏之布袋戲種。吳清發先生所領導「新樂園掌中劇團」為富有演出成就之劇團,符合傳統藝術登錄基準,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保存者。

掌中戲自中國福建傳入臺灣後,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同時兼具廟會酬神、農村娛樂等多項功能的地方戲劇。不過,由於臺灣各地的早期移民,大多以泉州、漳州和潮州為主,掌中戲演出的型態,自然也以這三個地區的南管、北管和潮調等民間戲曲為主。 南管的掌中戲,大都以劇情曲折、對話典雅、動作細膩、唱腔幽婉而見稱;著名的代表人物,譬如像開山始祖「金泉同」童銓(人稱『鬍鬚全』),以及他的傳徒「哈哈笑」呂阿灶、王炎等人。 而北管戲起初以樂聲高亢明亮、熱鬧粗獷而見稱。自從貓婆傳徒許金水兼用北管戲曲,進入「武戲時代」後,他的傳徒當中,在北部的「小西園」王天扶,更捨棄南管,完全採用北管做為後場,成為後人所熟知的「文武場」:而中部的「鹿仔俊」施阿圳,傳徒蘇總後也改用北管樂,傳至「馬師」黃馬、黃海岱父子的「五洲園」,便逐漸發揚光大,最後發展成為臺灣布袋戲的主流之一。 北管布袋戲的風格較為放生動,劇情的情節緊湊,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且演出劇本大多取自章回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故事,極受中下階層社會大眾們的歡迎與喜愛。 潮調布袋戲的戲碼,初期多以才子佳人、談情說愛的文戲見稱,戲偶的操演十分細膩,曲調唱腔更是精緻優美。早期著名的演師,首推乾隆年間已在中部濁水溪河域一帶揚名立萬的「協興班」鍾五全。人稱「萬能師」的鍾五全,傅徒鍾權,至第五代鍾任祥易班為閣,將戲團稱為「新興閣」,傳徒其子鍾任壁等人後,除了大量吸收中國古典戲劇菁華外,並且將文武戲的特色加以兼柔並具,使得傳統與現代彼此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相關文章

2023-10-13

臺灣跳鍾馗的主要目的在於驅除邪煞,祈求生活環境安寧。以鍾馗驅邪的習俗基本上是由中國大陸古代驅逐疫鬼的大儺轉化而來,明清學者認為鍾馗是由古人擊鬼法物之一的『終葵』(桃木棒)衍化,最遲應該在唐初神格化。關於鍾馗的傳說甚多,其中一則敘述鍾馗出現在唐明皇臥病時的夢境裡,以啖鬼手段驅邪。在宋代,除了沿襲唐人年終懸掛鍾馗圖像避邪的習俗外,除夕時並有由伶工裝扮鍾馗,敲擊鑼鼓遊行的儀式。

2023-11-13

據長老口述,加蚋埔夜祭自古從無間斷惟於日治時期因日人干涉而有短暫停頓,但在族人的堅持下很快即又回復舉行。加蚋埔馬卡道族人除了固定的年度夜祭之外,尚有祈雨祭、作向、走鏢及走孝等不定期舉行的各種民俗活動。 早期加蚋埔族人每遇乾旱時,即由部落頭人召集長老和尪姨會商準備前往水源頭祈雨。祈雨時所有參與的族人都必須唱祈雨歌,因此須於一個月前開始練唱。祈雨地點大都在口社溪上游舉行,其中曾有一次移往沙漠村的"海神宮"舉行,甚至也有遠走旗山地區的"姜仔寮"祈雨的傳說。

2023-11-06

朱丁順是一位熱愛恆春民謠的傳承者,他的音樂表演能夠真實地反映古昔常民生活,成為臺灣民歌中具有全國性特色的代表。恆春民謠在其中呈現地方色彩非常鮮明,是恆春半島特有的說唱藝術形式。然而,這種傳統的說唱藝術需要即興表演,因此傳承並不容易。儘管朱丁順已經年過八旬,但他的音質依然優美,表現卓越。他致力於保存和推廣恆春民謠,並且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領先地位。他的努力有助於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使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欣賞恆春半島特有的民間藝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