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軒社源於迎鬧熱

臺北市大同區

北管-台北共樂軒民藝文化協會

北管-台北共樂軒民藝文化協會

臺北市大同區

百年軒社源於迎鬧熱

北管-台北共樂軒民藝文化協會

2023-11-02

共樂軒是大稻程北管軒社中的一個著名音樂社團,歷史悠久,以傳統的音樂表演而聞名。這個社團具有豐富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被譽為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傳統音樂團體。

團內的成員們擅長演出亂彈戲,即便是年長的成員,仍然保持著在舞台上演出的能力,這使得共樂軒具有特殊性。他們不僅能夠在舞台上演奏樂器,還能夠以傳統的方式演出亂彈戲,這種技能使得他們在北管藝術中獨具特色。

北管音樂可以分為「福路」(古路)和「西路」(新路)兩大系統。福路戲的主神是西秦王爺,而西路戲的主神則是田都元帥。福路戲主要以「二凡」、「三五七」等腔調為主,屬於亂彈腔系統,而主要伴奏樂器是殼仔弦。而西路戲則以「吊規仔」(近似京胡)為主要伴奏樂器,屬於皮黃腔系統。共樂軒團員們能夠精通這兩大系統的演奏和表演,展現出北管音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總的來說,共樂軒作為大稻程北管軒社中的一員,以其卓越的藝術表現和傳統音樂的保存傳承,不僅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還具有特殊性,是台灣北管音樂文化中的瑰寶。

北管為清朝至今在台灣閩南移民地區流傳甚廣的樂種,在乾隆、嘉慶年間,經廣東、福建傳至台灣的非閩、客語戲曲,以官話唱說者,統稱為北管。北管並非傳入時的原始名稱,而是有別於「南管」所出現的語彙。北管是個有特定音樂文化的樂種,包含了戲曲、器樂曲、歌曲之曲目及劇目等。 演出北管的團體,有職業的「亂彈班」以及業餘的「子弟團」,在日治時期全台的亂彈班曾達三十團以上,北管子弟團更曾經高達上千團,至民國七十年代,僅存下王金鳳(1917-2002)所經營的「新美園」職業亂彈班,然而王金鳳過世後,新美園北管劇團也劃下句點。子弟團雖然因為民間廟會、喪祭等需要,仍然維持相當的數量,但大多數只能演奏器樂曲而甚少學演戲,且後繼乏人,時至今日,北管戲劇面臨失傳窘境,而其藝術層面則日益淺薄。

相關文章

2023-09-18

鷄籠中元祭起緣於咸豐元年(1851)8月之漳泉械鬥,雙方死傷眾多;挑釁報仇將發生的時候,漳泉地方人士出面調解,再次械鬥之衝突終於平息;取代以字姓輸值主普,超渡普施孤魂幽靈,以血緣代替地域觀念,以賽陣頭來代替打破頭的陋習;達成社會和諧,共存共榮的大同世界,行之百年歷史悠久。

2023-11-13

台灣俗語「三月瘋媽祖」是形容農曆三月媽祖聖誕及遶境的盛況,媽祖遶境德科儀起源於台南,信仰中心係台灣祀典台南大天后宮,由於台灣府城是清領時期最早開放的港口,也是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鎮,主持大天后宮廟務的三郊集團,以航運貿易主控經濟活動,串連台灣本島各港埠,並藉媽祖信仰的氛香維繫各地交商社團的情誼,以致大天后宮的香火隨著經濟圈的發展,而建構出廣大的媽祖信仰圈。因此,每逢媽祖聖誕,各地分香的廟宇及社團就到台南大天后宮來進香,形成媽祖遶境活動。

2023-11-07

賴仁政先生具有超過40年的傳統客家山歌演唱和演出經驗,是關西隴西八音團第八代弟子和台灣三腳採茶戲阿文師派下第四代弟子。他擁有豐富的傳統山歌曲目,並且在客家山歌的傳統演唱技法和曲目變化方面非常熟練。賴仁政先生不僅精通客家山歌的演唱,還能熟練演奏伴奏樂器,如嗩吶、二弦、鑼鼓等。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