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

宜蘭縣羅東鎮

北管戲曲-漢陽北管劇團

北管戲曲-漢陽北管劇團

宜蘭縣羅東鎮

鑼鼓喧天

北管戲曲-漢陽北管劇團

2023-11-02


漢陽北管劇團,作為台灣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在保護、傳承北管戲曲藝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劇團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藝術內涵,不僅反映了古昔常民生活形態和娛樂類型,還在藝術和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這個劇團的特色在於其地方色彩和流派特色顯著,這種獨特性使其在藝術和藝術史上具有價值,並且正處於瀕臨失傳的狀態。劇團的莊團長具有卓越的技藝和教學能力,他的努力使得北管戲曲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

漢陽北管劇團不僅完成了多齣經典劇目的整編工作,而且在演出水準和前後場人員配置方面表現優秀,具有極高的教學和推廣價值。同時,我們期待著能夠延攬目前在世的亂彈戲前後場藝人,共同保存和傳承亂彈戲藝術,讓這門珍貴的藝術形式得以延續。

漢陽北管劇團的存在和努力,不僅豐富了台灣文化藝術的多樣性,也為後代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值得我們珍惜和支持。希望這個劇團能夠繼續茁壯成長,為台灣戲曲藝術的發展繼續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

2023-10-12

褒忠亭義民節祭典歷史悠久,由新竹縣、桃園市、新竹市等3縣市20鄉鎮市區組成15大庄輪值主辦,反映北臺灣客家社群組織與歷史文化。 祭典緣起自1786年彰化爆發林爽文事件,同年攻陷淡水廳(竹塹城),逼近六張犁庄。六家地區的重要墾首林先坤,聯合陳資雲、劉朝珍等率鄉民抗敵,即所謂義民軍。

2023-11-14

每逢火王科醮,溪頂寮全境參與,庄民以此為傲,遶境時參與友宮高達36間,規模浩大,反映出民間之主動性、自主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科醮期間,包括敦請四草大眾廟鎮海大元帥任先鋒、台江十六寮參與遶境、鹽水溪畔送火王等,皆能反映台江十六寮之歷史淵源、地理特性等,具鮮明地域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文獻可考之火王科,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迄今已近百年,多項儀式如請先鋒、虎爺帶路、宋江圍陣、火王科遶境等,皆維持傳統,傳承不輟。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2023-11-07

南管新錦珠劇團具備前、後場的戲班,並且擅長進行「九甲戲」的表演與教學。他們的演員唱腔優美,身段細膩,展現出溫婉柔美的特色,具有高度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的登錄基準,即「具有藝術價值者」。此外,南管新錦珠劇團保存了臺灣九甲戲「南唱北打」的獨特藝術特色,表現出特殊性。他們的技法優秀,保存了九甲戲的傳統藝術元素,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的登錄基準,即「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