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馬陣國寶藝師

宜蘭縣員山鄉

布馬陣-林榮春

布馬陣-林榮春

宜蘭縣員山鄉

布馬陣國寶藝師

布馬陣-林榮春

2023-11-02

林榮春是宜蘭員山的傳統藝術保存者,他不僅熟練於本地歌仔、改良歌仔戲、布馬陣、彩船陣、公揹婆、蛤仔等藝能,還曾接觸北管戲曲,展現了多樣化的才華。他的布馬陣表演中,巧妙融入國劇、宜蘭歌仔等元素,並引入採船、公揹婆等藝陣,展現了獨特的風格。雖然在藝術性方面尚有提升空間,但他以熱情的傳承態度和創意頭腦,成功創造出獨特的陣頭藝術。

在歌仔戲方面,林榮春於13歲時開始學習本地歌仔,後來參與業餘歌仔班並與吳貴英演出對手戲,積極探索歌仔戲演出訣竅。此外,他也投入了布馬陣、彩船陣、娘傘、蛤仔等陣頭藝術的學習,展現了多元的藝術技能。儘管在國術和北管唱曲方面曾經嘗試,但因工作和學業的因素而暫時放棄。最後,在50歲時,他重新振作起來,參與獅陣國術的學習,並且成功加入各種陣頭,豐富了自己的藝術生涯。

林榮春的藝術生涯充滿多樣性,他的努力和創意使他成為宜蘭地區傳統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當地陣頭藝術的寶貴傳承者。因此,根據「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的規定,林榮春被評定為宜蘭縣的傳統藝術保存者。

相關文章

2023-11-06

竹馬陣是台南市新營區土庫里土安宮的專屬陣頭,又稱為「竹馬團」,以12生肖為表演形態的南管陣頭。主要演出劇目是「陳三五娘野春仔告御狀」,表演內容包括唱、舞和口白。據傳,陣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雍正9年(1712年),一位唐山師傅奉迎田都元師來此落腳,最早曾在屏東的「水底寮」訓練過一團竹馬陣。因在水底寮未受到禮遇,他轉移到土庫,並開始教授竹馬陣的藝術。

2023-11-14

「公愿祭天」起源於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荖葉宅事件,當時鄭氏族親為營救一對被視為抗日份子的夫妻鄭清及鄭昭英(同姓宗親),而觸怒日本警察廳,警告如未能如期交出要犯,將引來鄭氏家族慘遭滅族之災難。地方族老為確保荖葉宅宗族的平安,祈求善化慶安宮媽祖及在地守護神玄天上帝保佑,在神明指示下,立下重誓祈願,只要族親逢凶化吉,願年年拜叩天地,酬謝神愿。

2023-09-18

泰雅音樂文化的呈現,平時呈現在一切生活的活動中,特別是在「歡樂之日」。「歡樂之日」在泰雅語稱之(sinqasan na ryax),「sinqasan」(歡樂日)是「pqas」(喜樂)之衍生詞,「pqas」(喜樂)是一個詞幹。「sinqasan」(歡樂日)會呈現「qwas na kinb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