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戲不能斷老團長盼傳承

新竹縣竹北市

客家大戲─新永光歌劇團第一團

客家大戲─新永光歌劇團第一團

新竹縣竹北市

客家戲不能斷老團長盼傳承

客家大戲─新永光歌劇團第一團

2023-11-02

新永光歌劇團第一團是台灣保存採茶戲曲傳統藝術的重要團體,憑藉近五十年的傳承與經驗,他們成功將客家山歌、棚頭、相褒、俚語等台灣客家表演文化精華融入劇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劇目不僅僅是一種演出,更是對客家語言文化的珍貴呈現,彰顯了台灣土生土長的劇種之一。他們的劇本、舞台道具等相關資料應當被保存與記錄,以保護這份富有地方特色和流派特色的藝術遺產。

這個團體的價值不僅體現在他們的演出技藝上,更體現在他們對客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上。這種劇種的保存,不僅僅是對傳統藝術的保護,更是對當地文化傳統的弘揚。透過他們的演出,觀眾能夠窺見台灣豐富多樣的文化底蘊,並且感受到這種古老傳統的魅力。他們的努力使得這門藝術得以延續,為台灣文化的多元發展貢獻了重要的一環。


表演藝術歷史、變遷史 客家大戲為1920年左右,客家三腳採茶戲受時代環境及外來劇種影響下形成之新劇種,民間多稱為「改良戲」、「客家大戲」或「採茶大戲」等。不管是三腳戲或是大戲,它的主要唱腔是【採茶腔】(又稱【平板】),【山歌子】、【雜唸仔】以及其他的小調為次要唱腔,這些唱腔統稱為「九腔十八調」。 1920年至1950年左右,是內臺採茶戲的精華時期。1950年後,由於電視的流行以及民眾娛樂習慣的改變,內臺戲班和四平戲班、亂彈戲班妥協、合作,演起外臺採茶戲,形成「日唱亂彈;夜唱採茶」的現象;也有戲班與賣藥商人合作,賣唱兼賣藥;部分與唱片行合作,錄製採茶歌或客家採茶劇。 大約從1980年開始,臺灣傳統戲曲才再度受到學術界及官方的重視。1996年,鄭榮興首先成立「客家戲曲學苑」,以培養客家戲曲新秀。 2001年,國立臺灣戲專成立客家戲科。2006年,國立臺灣戲專改制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採茶戲科也升格為客家戲學系。 保存團體或保存者 客家大戲發展歷經落地掃、內臺戲、廣播採茶戲、外臺酬神戲及精緻舞臺戲等不同表演型態,結合亂彈、四平、京劇及歌仔戲等劇種演出方式,保有客家傳統「九腔十八調」之風格韻味及三腳採茶戲之特質,以「平板」為主要唱腔。演出方式文武戲兼備,在文戲內加入武戲段落,讓劇情更能引人入勝。

相關文章

2023-11-13

台灣原住民族中至今仍保有傳統製陶技術者,僅存阿美族與雅美族。在與漢人大量交易日常生活器皿之前,陶器在阿美族人日常生活中廣泛的被使用。依器皿的用途分類,包括水壺、飯鍋、飯碗、陶甗、酒杯、酒瓶、祭器等。由於陶土的地理分佈,東海岸的阿美族社會形成了太巴塱、豐濱部落等製陶中心。在鐵鋁鍋不易取得的年代,豐濱部落每年於五月集體製陶一次,幾乎每戶有一位婦女,每人製作二、三十個不等,以供自用。

2023-11-03

「玉琴軒北管樂團」傳承了玉如意北管樂團體系,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團體內部擁有豐富的史料和曲譜,表演組織完整,並且能夠積極排練傳承北管音樂。他們所保存的曲目和表演能力能夠體現北管音樂最富特色的部分。此外,團體積極與地方廟會合作,和廟宇一同共榮共存,這種合作模式有助於保護和推廣北管音樂的傳統。在北管軒派中,中部地區(如臺中、南投、彰化)的北管曲館多以「軒」、「園」命名,兩者皆信仰西秦王爺,雖在唱韻上有所不同,但明顯的外在特徵僅有團名的差異。園派主要傳承並分流於「梨春園」,而軒派則主要傳承於「集樂軒」。而在鹿港地區,「玉琴軒」與「玉如意」則是另一源流。自清代以來,這些不同派別間多次引發「軒園咬」的拚館事件,彰顯了北管音樂在當地文化中的深厚影響力。

2023-11-03

「昇平五洲園布袋戲團」是以「傳統表演藝術」的「戲曲」為登錄型態。演出類型以文戲聞名,呈現臲美口白之詞、布袋戲文學、獨特而清晰明朗之五音,劇情緊湊一氣呵成,以精采的劇情帶動觀眾看戲之情緒,不必以猛烈的武打場面或聲光特效來虛張聲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