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洋溢濃濃客家風

桃園市八德區

客家八音─和成八音團

客家八音─和成八音團

桃園市八德區

桃機洋溢濃濃客家風

客家八音─和成八音團

2023-11-02


「和成八音團」於1979年創立,是一支位於桃園縣八德市的民間樂團組織。該團在1994年開始提供授課,並於2001年正式立案。團長袁明瑛先生為創團人,他精通鼓和揚琴等樂器。袁明瑛的祖父袁奕麟在光復初期就集合同好學習北管和八音,並請來八音老師朱誠正(為范姜文賢的學生)進行指導。

「和成八音團」的成員主要由袁氏家族宗親子弟組成,也有外姓人士參與。在早期,由於成員數量有限,演出時常需要借調其他人手。考慮到老社員相繼淍零的情況,團名「和成」的意義即為「任何人來和,都會成功」。

該團多次被選為桃園縣傑出演藝團隊,並且積極參與保存和薪傳計畫。他們的演出地點遍佈全台,包括閩、客等地區。此外,透過年度展演,「和成八音團」不僅僅限於廟會演出,他們完整的製作概念和曲目巧妙的安排,讓更多觀眾體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和傳統藝術的深刻意義。他們的努力和表現使得桃園縣的客家音樂藝術得以繼續繁榮發展。

相關文章

2023-11-14

扶鸞著書是傳統社會勸善教化重要儀典;唯鳳山地區扶鸞著書醮之舉行非常慎重且具特殊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保存傳統祭儀程序包括請旨、接詔、繳書、送書灰;保有完整扶鸞著書之儀典,其表現、實踐仍遵循文獻所述之傳統。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2023-11-13

明末清初,自福建遷徙來台之李、陳、謝、劉姓人氏定居在松柏嶺,並奉祀隨身攜帶的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香火,後因族人遷徙他處,香火遺留住宅之中,附近居民延續祭祀,之後自寮中請出,遂捐資改建小祠奉祀。地方傳言,約在乾隆10年(1745)時,北極玄天上帝化身白鬚老翁,至鹿港某雕塑店訂塑玄天上帝神像(即現奉祀之大上帝、二上帝、三上帝神像)並指定型態寸法。後通知松柏坑人士迎回祭祀,在眾人商議之下,擴建為廟宇,並按乩童指示,命名為「受天宮」。

2023-11-03

為五甲馬使壇專屬陣頭,並參與山西宮王醮繞境活動,在關廟的三團化妝式宋江陣中算是比較完整者。為原台南縣內少數拍面之宋江陣,服飾講究,儀式完整,具特殊性與地方性。表演內容為上代所傳,一代傳一代,在關廟的廟會慶典中相當具有特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