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歷史、感受文化、尋找共鳴

穿越時光的古蹟之旅

古蹟東西論

古蹟東西論

穿越時光的古蹟之旅

探索歷史、感受文化、尋找共鳴

古蹟東西論

2023-11-02

文 / 林嘉澍


保護古建築、研究古蹟、古蹟再利用等學問的建立,至今才約一百多年的歷程。回顧人類文化史,無論在東方或是西方世界,世代交替、改朝代之時,除了宗教場域、王宮,新的統治者將舊有王朝之遺留物全部損毀,再創建新的建築或是文物,昔時並不被視為奇怪的行為,甚至是一種榮耀,代表汰舊換新的新氣象,幾乎沒有保留古物或古建築的觀念。


十八世紀末文藝復興後期,及緊隨而來的工業革命,歐洲地區如法蘭西、普魯士等民族國家形成,並積極推崇重商主義,開始征討亞、非、美洲等地區,以奪取原料為目的,回國製造商品後,再反銷給這些地區,不僅榨取資源且獲得暴利。日不落大英帝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早在英國之前,法國的對外征討已然開啟了古蹟、古建築保存最初始的觀念,可謂古蹟保存的開始。


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拿破崙達到權力巔峰,不再只是優秀的軍事家,更是「法國人的皇帝」,為了擴張法國版圖,隨即率軍遠征埃及。除了戰士,隨軍人員竟有大批記者與學者,在當時為極罕見的現象,他們看見金字塔,發現除了想像中的古希臘羅馬及征服過的奧匈帝國之外,第一次發現荒漠中竟有如此偉大的巨石文明。


法軍以侵略者之姿,大肆掠奪古國的歷史文物,世界著名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便是此時發現的。後來拿破崙被英軍打敗,羅塞塔石碑在1802年時運抵英國,並以英王的名義捐獻給大英博物館作為收藏,從此成為世界各國旅客前往倫敦遊覽、走讀時必到之處。


拿破崙遠征埃及,意外喚起人們探討人類文明起源的興趣,更多人鑽研古建築、考古學,埃及學之進展帶動中東、遠東考古熱潮,荷馬史詩《奧迪賽》中古城特洛伊(Troy)出土,雨林中的燦爛文明吳哥窟(Angkor Wat)問世,造就了19世紀考古探險潮。


考古的過程中,古建築開始受到注重,專業人士運用考古所得的資料和自身的想像,重新創建古代建築、城市的風貌,進而推動古蹟保護與推廣。世界各國並舉辦國際會議,接連制定維修古蹟的法則方案:雅典憲章(The Athens Charter 1931)、威尼斯憲章(Venice Charter 1964)、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1972)等等,都是二十世紀制定保護古蹟的重要法案。


法案的催化,再加上歐洲地區原已豐富的文化底蘊,古建築、古物的知識由官方深入民間,古蹟再利用使皇宮、教堂轉型成博物館、餐廳超市,古蹟為生活的一部分,從小學起就有走讀課程。除了博物館教堂古建築,醫院、警察局等公共機關,走讀內容包羅萬象。



「古蹟背後的故事」


「走讀」是藉由緩慢的步行方式,經由訓練有素的講解人員於部分區域,可能是ㄧ條街、ㄧ棟建築邊行進邊細看、講解,深度旅遊、田野調查、戶外導覽都屬於走讀的範圍。


不論哪個國家,走讀的內容多著重於古蹟,尤其在歐洲,「人類文化遺產」總令人滿心期待又肅然起敬。但古蹟並非只是觀光遊覽點,有時候更是發人深省的空間。舉例而言,捷克全境過去二百年間少有戰火,古蹟密度高於歐洲各國,有「古蹟天堂」美稱。首都布拉格,其新城區幾百年來城市演進,不再只有晚期巴洛克立面建築,出現許多古典主義、新藝術風格的劇場、戲院、購物長廊。阿德里亞宮、聖方濟各會花園、盧伽納宮、克朗宮及市民會館,還有著名的「布拉格之春」歷史現場,是最受德國遊客和捷克本地團歡迎的走讀路線。


遊客最多的盧伽納宮(Palác Lucerna),天花板上懸掛著一個奇特的雕像~捷克守護神、民族祖先聖瓦茨拉夫,昂首騎在倒吊的死馬上。


這件作品由出生於布拉格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大衛·切爾尼 (David Černý) 於1999年的創作。在離盧伽納宮不遠的國家博物館,正前方有一座約瑟夫·瓦茨拉夫·麥斯貝克 (Josef Vâclav Myslbek )設計的聖瓦茨拉夫騎馬像,這座雕像很正常,國王騎在馬背上出征的形象。而盧伽納宮的雕像,國王騎在馬腹,死馬搞成四腳朝天、舌頭吐出來,是切爾尼的惡作劇,算是對原作者的另類致意。


因爲大衛·切爾尼很喜歡抨擊國政,這件作品受到很多質疑,但因作品太特別,造成不小的轟動,引發反思熱潮。有人說,這件雕塑的意義在諷刺當力量已坍塌,然而在現實中卻意識不到;也有人說,是非顛倒,卻假裝視而不見;還有人說,這種演繹被認為是對捷克傳統的諷刺和自嘲。


這便是歐洲走讀的主流,除了精彩的古建築,藉由建築內部的裝飾、故事引發的人文思潮,藝術創作,才是歐洲人重視的走讀內涵。





「外公林衡道的臺灣古建築走讀奇蹟」


台灣的古蹟保護起步甚晚,落後歐洲百年。古蹟走讀的起因,主要是為了喚醒保護古蹟的意識。而台灣最早實踐走讀保護古蹟的先驅者,便是我的外公林衡道。


外公學成於仙台東北帝國大學經濟系,並非學習建築或藝術背景出身,但這並不影響他熱愛鄉土研究調查。由於職務的關係,以及當時臺灣的政治情勢,外公亦在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及國防部每週四的莒光日授課。授課內容從涵蓋臺灣民俗、臺灣傳統建築,內容淺顯易懂,聽完不易忘卻。


外公的影響力不但及於一般民眾、參加自強活動的成員與軍人,更擴及到建築界。第一位受其影響者,是曾在臺北科技大學授課的蕭梅教授。1968年蕭教授的一篇論文题為《台灣民居建築之傳統風格》,引起東海大學一位美國客座教授迪瑞德(Reed Dillingham)的注意。迪教授申請了一筆研究基金,並邀幾位老師和學生開始進行調查臺灣古建築。1971年,東海大學出版《臺灣傳統建築之勘查》一書,這兩篇建築文章的發表,被視為研究台灣傳建築的先锋。


外公越來越受各界敬重,不僅很多學校極力邀請演講教學,外公更常年帶領各界人士、學生實地參訪古建築,從他身上獲取許多課本裡沒有的知識。官方器重他、反共救國團也需要他,外公集許多角色於一身,人們尊稱外公為「古蹟仙」。外公為台灣後來的古蹟保護與走讀種下龐大的樹苗,如今台灣古建築走讀界最受歡迎的姚其中老師,便是當年和外公一起辦走讀的伙伴。





「臺灣古建築走讀之旅」


台灣古蹟保護權威~恩師李乾朗教授及其故友畫家席德進老師,早年便讀外公著作,並參加外公走讀團尋訪古蹟,外公與席老師都不在了,恩師卻在古建築的世界徜徉半世紀,至今仍每日伏案,畫古建築透視圖。


恩師李乾朗教授常說:「古建築就是會說故事的老房子,就像個多年不見的老朋友,每當一座幽雅寧靜的老教堂或老宅在意料之外出現,古樸的美感有如夢中人出現在現實生活,非常驚豔」。我常與恩師一起田野調查,學習更專精的知識以應用於歐洲走讀,恩師時而手撫矮牆,時而穿梭門廊,他說:「古建築真像老朋友,你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將人與建築的關係提升成人與人的關係,這是一代古建築宗師的心情,更是走讀者追求的境界。


台灣的古蹟以廟宇最多,走讀路線不論北中南,多少都與廟宇有關,鹿港學權威陳仕賢老師的鹿港走讀、彰化古城夜訪,走訪多處古刹,叫好叫座,非常受歡迎。近年社會進步,人民富足,信徒誠意豐厚,新建的廟宇相當多。新廟多以新式電器雕琢,乍看美侖美奐,細看總覺缺乏手工鑿斧的樸拙渾厚。古建築是時代的容顏,反應時代的審美觀。台灣的古蹟或許沒有中國雄偉,沒有歐洲金碧輝煌,但台灣傳統建築處處可見古時匠師的精巧工藝,是其他國家少見的。台灣走讀最可貴之處,就是隨處可見神韻十足的交趾陶藝、繽紛古風的彩繪、神乎其技的鑿花,這些都是匠師的絕活,ㄧ個時代的傳奇。


人能創造空間,空間也能塑造人。懂得浸淫在古建築裡,靜靜緩緩感受凝凍的時空帶來的美感,是走讀引路人盼望引領的境界,但現今台灣的古蹟走讀已漸漸成為「網美照第一、小吃第二、古蹟不重要」。台灣古蹟種類不少,但因為普世都覺得不重要,自然就不會記得,以後的人就會歷史失憶症,我們就成了沒有歷史的民族。


人們參觀、欣賞古蹟,是個人記憶與外在客觀的古建築空間之精神互動,多元化的古蹟是防止社會向下沉淪的重要支柱,重視傳統的國家,才會有光輝的未來。


相關文章

2023-09-27

二百年來,傳統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沒有給他進化、逐步演化的機會,而是全盤的自我否定,誤把西化當成現代化。可以說,當歐美說主觀認定是什麼,我們就追隨接受、然後自我定義。因此我們原本的穿著、紀元方法、生活習慣、傳統藝術,基本上都成為老舊不進步的代表。跟著歐美國家定義世界的發展與走向,我們放棄話語權,於是就很少去思考為什麼我們的文化能夠源遠流長、能夠兼容並蓄。最近極端氣候的話題,碳排放的破壞性,反過來告訴我們近兩百年西方主導的文明走向,似乎要被好好的檢視,不該盲目推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