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百年客家庄

新竹縣竹北市

傳統藝陣─新竹縣新瓦屋花鼓隊

傳統藝陣─新竹縣新瓦屋花鼓隊

新竹縣竹北市

保存百年客家庄

傳統藝陣─新竹縣新瓦屋花鼓隊

2023-11-02

新瓦屋花鼓隊起源於1947年,當時新竹地區的居民在光復遊行活動中發起「一鄰一扛大鼓」的慶祝活動。為了擴大規模,他們組成了一支以丑扮為主,穿著花衫、拿著花傘、走花步、打花鼓等形式表演的花鼓隊,並以男性反串女性角色。隨著社會進入工商業時代,新瓦屋花鼓隊曾面臨困境,但在1997年獲得新竹縣政府邀請表演後,再次受到觀眾歡迎。

為了保存這項傳統表演藝術,社團法人新瓦屋花鼓協會成立於2001年,並得到新竹縣政府的協助。新瓦屋花鼓隊的表演形式多元,展現客家人風趣幽默的一面,並以踩街演出為主。這支花鼓隊具有深厚的歷史根基,是台灣現存少數的客家花鼓隊之一。他們的表演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承載著當地文化的特色,因此被新竹縣政府公告登錄為傳統表演藝術的保存團體。

相關文章

2023-11-15

八份開基姑媽宮為「西港刈香」的發源地,清代原組金獅陣,後因經濟問題而結束,改組北管,1911年為參加西港刈香及保護庄廟,創立宋江陣,第一代成員為陳日茂、陳選等人,據耆老口述,八卦陣為佳里番仔寮師傅所教,「暗館」則是竹仔港師傅傳授,本陣屬「青腳巾」系統,創立至今已逾百年,參與西港刈香已歷35科,從未間斷。2011年成立拳頭會龍安武館,紮根傳統武術,也陸續培養出新生代宋江陣成員。創陣至今維持庄頭陣形式,從組陣、入館、開訓、開館、探館、參與香科、謝館,無不遵守傳統,依序進行。 儀式嚴謹,保留若干傳統禁忌。陣法節奏快、變化多端,經典者如八卦陣(又名巡更護主),成員武藝紮實,教練團傳承信念堅定,小庄頭組大陣,向心力極強。

2023-11-14

白鷺部落payljus,位於屏東來義鄉,從排灣族發祥地padain經歷過八次遷徙,最後在1959年遷移到山下現在的南和村,至今已有60年,儘管部落經歷多次遷移,但部落仍保留重要的祭典,像是今年春節期間白鷺部落payljus就舉行maljeveq人神盟約祭,雖然近幾年因為經濟和就學因素,參與準備祭儀的人數不如以往,但部落家族努力維持這項傳統文化,也在過程中積極尋找傳承的方式。 maljeveq人神盟約祭,是排灣族社會重要的文化祭儀,藉著與祖靈的相聚,再一次凝聚彼此,位於屏東來義鄉的白鷺payljus部落,是現今排灣族社會,仍然保有傳統祭儀,maljeveq的部落之一,每次都在春節時期,實踐與祖靈的約定。

2023-10-13

過火,是一種潔淨的儀式,在新莊稱之為「弄過火」,有文史工作者認為弄之意義在於「衝」、「闖」及「撞」之意涵在其中,因此就是指衝、闖過「火堆」。過火分可為五種:金紙堆、七星爐、炭火、檀香爐、火城;而另一類田調研究則將過火分為七類:過柴火、過烘爐火、過金紙火、過火城、過油鼎火以及過燈燭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