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百年客家庄

新竹縣竹北市

傳統藝陣─新竹縣新瓦屋花鼓隊

傳統藝陣─新竹縣新瓦屋花鼓隊

新竹縣竹北市

保存百年客家庄

傳統藝陣─新竹縣新瓦屋花鼓隊

2023-11-02

新瓦屋花鼓隊起源於1947年,當時新竹地區的居民在光復遊行活動中發起「一鄰一扛大鼓」的慶祝活動。為了擴大規模,他們組成了一支以丑扮為主,穿著花衫、拿著花傘、走花步、打花鼓等形式表演的花鼓隊,並以男性反串女性角色。隨著社會進入工商業時代,新瓦屋花鼓隊曾面臨困境,但在1997年獲得新竹縣政府邀請表演後,再次受到觀眾歡迎。

為了保存這項傳統表演藝術,社團法人新瓦屋花鼓協會成立於2001年,並得到新竹縣政府的協助。新瓦屋花鼓隊的表演形式多元,展現客家人風趣幽默的一面,並以踩街演出為主。這支花鼓隊具有深厚的歷史根基,是台灣現存少數的客家花鼓隊之一。他們的表演不僅具有藝術價值,還承載著當地文化的特色,因此被新竹縣政府公告登錄為傳統表演藝術的保存團體。

相關文章

2023-11-13

每逢閏年、閏月的農曆3月6日前後,「下路頭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廟」為慶祝玄天上帝誕辰,便會舉辦具代表性,且已延續百餘年歷史的下路頭鞦韆比賽。「下路頭玄天上帝廟盪鞦韆」民俗活動流傳已久,起源時間不可考。相關文字紀錄出現在1904年(明治37年)《總督府公文類纂》 中曾記載下路頭庄發生瘟疫。在1909年(明治42年)《臺灣日日新報》 亦記載了下路頭舉辦盪鞦韆的活動。民間流傳幾則起源典故 ,分別為1.舉人女兒說、2.飛天說、3.龍穴說、4.殖民說、5.感恩說、6.掃疫說、7.龍船穴說。以上幾則傳說多是因當地發生瘟疫,居民向玄天上帝祈求後所得指示,需架設鞦韆並擺盪鞦韆,才能使龍船活躍擺動,人丁興旺,老少才會平安;或以「飛上天庭」的意象,意謂向神明致敬,感謝神明讓附近居民免於瘟疫所苦。

2023-11-14

萬福宮主祀五府千歲,係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建廟,歷經數次重修:光緒七年(1881)、光緒十九年(1893)、大正五年(1916)、民國三十七年、五十一年、七十六年再度重建,成為今日所見堂皇廟宇,祭祀範圍為舊白砂崙庄,包括今福德里、萬福里和白雲里。 萬福宮傳統上有所謂「三年香、五年醮」的大型廟會祭典活動,香科(刈香)自1976年丙辰出巡大典以後即停止,直到2006年丙戌才又重現。二戰後迄今共舉行過八科王醮,分別在1960、1966、1974、1980、1985、1992、2002年、2020年,屬不定期醮典。

2023-11-02

「閩南第一樂團」具備熟知並能正確體現南管音樂的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有代表性。樂團成員具備傳習南管音樂的能力和意願,在文化脈絡下被認為是合適的保存者。南管音樂是古老的樂曲,主要流傳於泉州地區,隨著移民帶來台灣,在基隆南管主要因泉州同鄉漸成聚落組成,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和流派特色。根據《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2、3款的法令依據,「閩南第一樂團」被認定為傳統藝術的保存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