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匠心與文化的織布藝術

苗栗縣泰安鄉

泰雅染織-尤瑪.達陸

泰雅染織-尤瑪.達陸

苗栗縣泰安鄉

融匠心與文化的織布藝術

泰雅染織-尤瑪.達陸

2023-11-01

尤瑪‧達以其巧手與智慧,呈現出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的極致之美。她的作品不僅是技藝的展現,更是泰雅族祖靈信仰與社會秩序具體實踐的象徵。使用苧麻為原料,搭配天然植物染料,尤瑪‧達陸藝師的織布作品展現了獨特的文化色彩,在染織藝術與藝術史上具有卓越的價值。

泰雅族的染織工藝被譽為原住民族群中最具特色的織布技藝之一。他們以苧麻為原料,運用天然植物染料,創造出獨特的織布圖紋,這些紋樣既具有文化性和傳統性,又充滿藝術性。技法的傳承是承載著族群特殊文化色彩的一部分,工序完整,並兼具創新。在夾織與挑織技法方面,他們的表現尤為優異。這些染織作品不僅代表著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的精湛,更象徵著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是祖靈信仰和社會秩序具體實踐的體現。在染織藝術和藝術史上,這些作品具有極高的價值。

泰雅族群分布廣泛,擁有眾多支系,其織藝技法和工序非常完整,包括平織、斜織、夾織和挑織等多樣技法,展現出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藝術價值。然而,這些珍貴的染織技藝正面臨著失傳的危機。幸運的是,有些人積極努力保存和傳承這些技藝,他們不僅將傳統工藝承續下來,還具備現代學術知識,廣泛研究和收集佚失的長老記憶,並探索國內外博物館的展藏資料。他們的努力不僅有助於重建泰雅染織技藝的工序和知識體系,也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領先地位,為這項瀕臨失傳的文化遺產續命。

相關文章

2023-11-10

黃啟祥先生為人間國寶黃塗山藝師之次子,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深諳黃塗山藝師的竹編秘訣,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黃啟祥先生作品注重實用性,擅於展現生活器具,其健康狀況良好,具高度傳習能力及意願。黃啟祥先生民國99年至102年獲選成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黃塗山竹編傳習計畫」傳習藝生,並於102年經結業考核審查通過,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1

「協大木器行」由李阿維先生於1962年創立,起源於台灣大溪。李阿維司精通木器製作,師承九叔公學習木工技藝,並於台北胡回邦家具工廠磨練技藝。在台北開設木器製作工廠後,於1959年回到大溪,創立「協大木器行」。他堅持傳統工藝,將木工、鑿花工、漆工等匠師的技藝結合,打造出完美的家具。店名「協大」象徵著匠師們合作協力,共同製作出高品質的木器。

2023-11-09

「大甲鐵壺」是臺中特有的傳統工藝技術,已經成為一種專屬的工藝美術類型,並且具有地方性的意義。黃天來先生作為這一技術的保存者,他將堅硬的金屬材質運用個人獨特的藝術思維,轉化為典雅穩重的工藝創作。這些作品既具有藝術性,又具有實用性,可謂難能可貴。他以藝術性鐵壺為創作標的,這在臺灣屬於極少見的美術工藝,且其技法也具有特殊性。通过他的努力,「大甲鐵壺」這一傳統工藝得以得以延續與創新,為當地藝術傳承增添了獨特的魅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