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來一筆人間國寶彩繪門神

臺北市北投區

門神彩繪-劉家正

門神彩繪-劉家正

臺北市北投區

神來一筆人間國寶彩繪門神

門神彩繪-劉家正

2023-11-01


1966年由專業佛像畫家姨丈曾竹根先生的啟蒙。1970年初中畢業後到台南繼續向姨丈習藝。姨丈為了擴展劉家正老師的繪畫領域,將之帶往雲鵬工藝社(專業寺廟彩繪)拜師丁網先生(師承潘春原)。在此期間,劉老師仍常趁工作閒暇之餘向姨丈學習佛像畫。後因雲鵬工藝社專注於寺廟彩繪,精細處皆需另聘當時著名畫師潘麗水與蔡草如二人作畫,因而有幸師事兩位老師。於台南習藝前後共約10年整。

1980年北上,受聘於木柵集應廟作畫,是為個人處女作,自此便邁向專業畫師之路。先後至關渡宮、關渡三將軍廟、北投宮玄觀、聖雲宮等,因深感宗教藝術之多元,不只宗教民俗藝術,還有書法與中國傳統之山水、花鳥、人物等作畫技巧皆須有所涉獵。為使畫作具更高藝術價值,遂持續不斷地學習精進,直至今日。

相關文章

2023-11-09

螺鈿工藝的複雜性和精湛技巧使其成為一門極具挑戰性的藝術形式。軟螺鈿和硬螺鈿兩種技術分別展現了不同的創作方式,其中硬螺鈿更為困難,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專注力。這項技術的傳入帶來了新的藝術風格,並且在當時的傢俱製作領域中取得了廣泛應用。張茂森和張茂欽兄弟作為第一代學徒,在這門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他們的堅持和努力使得螺鈿工藝在臺灣得以繼續發展,並且將其推向藝術創作的領域。然而,由於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技術傳承的困難,螺鈿工藝面臨著傳承的挑戰。兄弟倆的努力和希望,期盼能夠找到合適的傳承者,將這門珍貴的技藝傳承下去,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和學習這項美麗的藝術。他們的堅持和付出為臺灣的傳統藝術傳承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23-11-01

王錫坤先生是响仁和鐘鼓店的傳承者,他以優秀的製鼓技藝,彰顯了台灣傳統鼓藝的獨特之處。在鐘鼓店的經營中,王錫坤先生不僅展現了傳統鼓藝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更以其開創性的研發,成功推出了非牛皮鼓,為台灣鼓藝帶來嶄新的面貌。响仁和鐘鼓店擁有超過80年的歷史,其持續的傳承和創新,使其成為台灣文化資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王錫坤先生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技藝的傳承,更在於他將傳統鼓藝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為後人傳承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使得台灣的鼓藝文化得以持續繁榮發展。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魯凱族編織保存者杜夏連於1947年5月10日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習藝過程 由於部落中的學習並不是藉由文字所習得的知識,很大的一部分是透過手做、口述及日常生活中所營造出來的情境,並加以學習的過程,杜夏連從小向母親學習編織,家人的編織用具皆出自於她的手。杜夏連精通編織、珠繡、縫紉與月桃葉等魯凱族傳統工藝,其作品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原住民的素樸質感。平常會以講師的身分,參加公部門委託辦理的魯凱族部落編織人才培力訓練課程,為延續魯凱族編制技藝盡一份心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