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細琢,金雕刻藝

彰化縣鹿港鎮

金雕-鄭應諧

金雕-鄭應諧

彰化縣鹿港鎮

金雕細琢,金雕刻藝

金雕-鄭應諧

2023-11-01

鄭應諧先生是鹿港傳統金雕藝師,憑藉著他在金雕領域的卓越技藝和獨特創作,獲得了文建會傳統工藝獎金工二等獎,充分展現出他的藝術性和專業水準。他的作品完全遵從傳統工藝技法,並且純手工製作,將黃金的美感展現得淋漓盡致,具有特殊性。他的作品主題多樣,包括鹿港小鎮的古早鄉間景象、民俗慶典迎媽祖的熱鬧場面,還有創新的家常器物,充分體現了地方特色。

鄭應諧先生師承於鹿港昆明銀樓的黃年興師傅。從十三歲開始,他就在昆明銀樓當學徒,每天早晨四點就起床,隨父親賣犁頭,七點半再到銀樓學打金。在學徒期間,他不僅學習打金的技藝,還要幫忙師傅家中的大小事。師傅在打金的過程中,他都在一旁仔細觀察,紮實的基礎工夫奠定了他日後的技藝。

黃金在古代就已經被廣泛使用,不僅是裝飾品,還常常用於儀式和作為貨幣。在傳統生活禮俗中,黃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代表著吉祥、幸福和祝福。鄭應諧先生的作品將這些文化內涵和民俗智慧巧妙地融入其中,呈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他的努力和專業技藝,不僅豐富了鹿港的金雕藝術傳統,也為台灣的傳統藝術保存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他的作品和技藝,具有保存價值,值得被登錄為本縣的「傳統藝術」保存者。

相關文章

2023-11-10

許春美不僅熟知排灣族傳統織布的完整工序,還能充分掌握與體現各個過程,包括苧麻種植、刮麻取纖、製線、染色、整經、織布等。她在傳統織布技術中擅長平織、斜紋織、浮織法、綁織等主要技法,同時理解各項圖紋所反映的環境與社會階序意涵。更值得稱讚的是,許春美不僅是一位實踐者,還是一位積極的教育者,以地織機進行教學超過二十年,致力於將自己所學傳承給後代。她的教學熱忱以及對族語的傳承使她成為極少數能夠掌握織布整體知識並進行族語傳承的人之一。此外,許春美的高度傳習能力和意願也在她的學生身上得到體現,這將有助於更廣泛地傳播和保存排灣族的傳統織布文化。她不僅保有家族的織布技藝,還在文化脈絡中擁有排灣族古樓部落傳統織布文化知識的口傳文學,使她成為這項傳統的合適繼承者。

2023-11-08

陳啓村自國小畢業後,14歲開始師承福州籍林光華老師的光華佛店學習雕刻佛像,經歷四年磨練,於1980年(民國六十九年)學成出師,進入當時臺南頗具盛名的福州派「人樂軒佛像雕刻店」擔任頭手初胚師傅,工作之餘積極走訪各地寺廟,並帶著相機仔細記錄寺廟的神佛像及建築木工藝的木雕技法與表現意象,奠定木雕的重要基礎。退伍後積極學習素描與雕塑,1986年(民國七十五年)自行創立啟村雕塑工作室。

2023-11-01

技藝精湛,動物花草均栩栩如生,作品造形流暢中帶有樸拙的趣味,構思取材、圖案佈局俱見巧思,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具有藝術價值者」之登錄基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