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花傳統手工藝,結合剪紙編織刺繡

宜蘭縣五結鄉

纏花工藝(春仔花)-陳惠美

纏花工藝(春仔花)-陳惠美

宜蘭縣五結鄉

纏花傳統手工藝,結合剪紙編織刺繡

纏花工藝(春仔花)-陳惠美

2023-11-01

纏花,是一門結合剪紙、編織和刺繡的傳統工藝技術,在台灣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雖然官方史料中對其起源並無詳細記載,但根據部分地方志、民俗研究和耆老口述,推斷出台灣最早在清代已經有纏花工藝的存在。這種技藝被視為一般的民間工藝,具有地域性特色。

台灣地區主要由漳州、泉州移民組成,他們將福建地方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帶入台灣,其中包括了纏花這種傳統手工藝。在廈門地區,纏花工藝至今仍然存在。早期,台灣婦女將纏花製作視為一種副業,並在婚嫁場合中使用,後來逐漸普及至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中。

在台灣,纏花主要分為閩南風格(春仔花)和客家風格兩大類。閩南的春仔花多用於婚嫁場合,擁有各種不同的花樣和意義,而客家的纏花則更加注重裝飾性,並且應用於各種場合,包括婚禮、祭祀和童帽等。然而,隨著現代化生活的侵襲,纏花這門傳統工藝正逐漸失傳,亟需加以保護和傳承。

相關文章

2023-11-08

王賢民藝師的戧金技法在台灣相當罕見,而他專精於這門技藝。他的技法融合了平刀、圓刀、鉤刀、斜刀、針刀等各種工具,並運用貼金、摻金、柔推等技巧,使得他的技法非常熟練。他具備創造新技法的能力,能夠應用各種材料進行創作。他的作品包括平面和立體雕塑,主題多以台灣本土常見的花卉、鳥類、民俗或吉祥圖騰為主,呈現出濃厚的地方特色。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地方色彩,還在藝術價值上獨步於其他台灣的漆工藝師。由於他的戧金技法非常獨特,他的作品在台灣的傳統漆工藝中佔有重要地位。

2023-11-10

蔡龍進精擅傳統門神彩繪,整體型態、色彩光影配置,有氣韻,具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評定基準。蔡隆進早年師承潘麗水先生「手染法」精隨,復以仿擂金技法,有其特色,具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化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評定基準。蔡龍進四十年來作品散見於全臺指標性廟宇,尤其近年來以新北市重要古廟翻新或修復工作為主,對地方文化保存有其貢獻,具地方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評定基準。蔡龍進曾參與古蹟、歷史建築工程,彙整傳統彩繪之工序、工法及工料,並從事教學推廣工作,於華梵大學、屏東科技大學講授歷史古蹟修復課程。

2023-11-09

張徐沛先生是臺北市大龍峒「茂興齋」糊紙老店的傳承者,他從小在這個傳統的糊紙店中長大,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深得傳統糊紙藝術的精髓。他的技法強調作品的旨趣和形意表達,注重於生命禮俗和廟宇器用的質樸之美。他精通各種糊紙技巧,包括宮殿建築、人物、屋宇、草蟲、烏獸等,作品無不精心考究,栩栩如生,能夠體現對於人靈世界的誠心尊重與傳統工藝的美好意境,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