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寶燈籠大師

彰化縣鹿港鎮

燈籠彩繪-吳敦厚

燈籠彩繪-吳敦厚

彰化縣鹿港鎮

台灣國寶燈籠大師

燈籠彩繪-吳敦厚

2023-11-01

吳敦厚先生是彰化縣鹿港鎮的國寶級燈籠藝師,擅長泉州式燈籠彩繪工藝七十餘年。傳統的燈籠製作技藝通常注重於形狀與結構,而吳敦厚先生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彩繪技法,將燈籠表面的彩繪融入書法和繪畫的元素,使得燈籠不僅具有實用性,還充滿藝術性。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豐富的民間傳統特色,還展現了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民俗藝術的熱愛。

吳敦厚先生在燈籠彩繪方面具有卓越的技藝和創造力。他的作品造型栩栩如生,圖案鮮明,文字書寫優雅,展現了他對於燈籠藝術的深厚理解和熱愛。他的燈籠作品不僅在台灣備受推崇,也在國際間贏得了高度的評價。他的創作不僅在形式上保留了傳統的特色,同時也具有現代感,使得傳統工藝焕發出新的生命力。

吳敦厚先生的燈籠彩繪技法傳承了古老的民間傳統,同時又融入了現代的藝術元素,展現了他對於藝術的堅持和創新。他的作品既是民間藝術的瑰寶,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代表,值得被登錄為本縣的「傳統藝術」保存者。

相關文章

2023-09-26

交趾陶為低溫彩釉軟陶,其淵源可追溯到漢綠釉、唐三彩、宋遼金三彩、元玻璃器及明清素三彩,主要都採低溫鉛釉為主要的燒成釉,加上燒製技術及釉藥色彩開發 。 交趾陶的「交趾」一詞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為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範圍包括今中國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 ;第二個說法為江戶時代日本人認為出現在中南半島,明、清時期中國廣東一帶所燒製的瓷器印泥盒,適合當作茶道中拿來點香的「香盒」,當時中南半島為「交趾支那」,於是日本人便稱之為「交趾燒」。

2023-11-09

王郭挺芳出身自保守的公務員家庭,兒時會到舅父魏得璋的雕刻工作室學習雕克和繪畫,臺南高商畢業後出社會的他,以穩定家計為先,自行創業經營電器材料行,事業十分順利。一次到香港旅行時,在書店看到一本傳統藝術的書籍提及磚雕,發現「磚雕」在傳統建築裝飾中有其重要的地位,於是當時經常運用工作之餘,由第三國出入中國大陸尋找磚雕遺蹟及技藝。 因當時臺灣無人能教他這門技術,1984年(民國七十三年)正值不惑之年的他,決定結束事業,踏上藝術追尋之路,背起行囊隻身遠赴中國各地習藝,一去將近一年。初至中國安徽省之時,沒有朋友也不敢主動詢問,挺芳師租了一輛腳踏車四處尋訪,在一星期後於歙縣找到了一位磚雕師傅,便央求師傅:「你讓我住下來,教我雕磚,我刻給你看。」傳統技藝的師傅沒有教學系統、教材及手稿資料,僅能口述教學,因挺芳師具有木雕底子,經師傅指導、加上一番苦學後,從中國安徽將這門幾近式微的工藝技術帶回臺灣。

2023-11-08

陳三火是一位從事剪黏工作已有五十多年經驗的藝術家。他對傳統剪黏工藝非常熟悉,了解傳統剪黏的知識、題材和技藝,並且能夠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創造新意。他的創作不受限於傳統寺廟剪黏藝術的框架,甚至顛覆傳統觀念,善於運用多元材料,但仍然保持著剪黏工藝的本質。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獨創性和藝術價值。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