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臺中市豐原區

漆工藝-木胎漆器-劉清林

漆工藝-木胎漆器-劉清林

臺中市豐原區

漆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漆工藝-木胎漆器-劉清林

2023-11-01

劉清林先生是漆工藝領域的重要傳承者,他不僅擅長木胎製作,更精通漆藝技法。他的作品豐富多元,巧妙地融合了木胎製作與漆藝專業技法,展現出卓越的藝術價值。在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的評定下,他的作品被譽為表現豐富多元,並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代表作。他長期致力於漆工藝創作,並師承陳火慶、王清霜等大師,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流派風格,具有濃厚的地方性特色。

劉清林先生的登錄不僅是對他個人藝術成就的肯定,也是對漆工藝這項傳統工藝的重要保護與傳承。他的作品不僅是藝術的展現,更是對漆工藝歷史與文化價值的見證,為本地區的藝術傳統增添了璀璨的一筆。

漆工藝源遠流長,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就有漆木碗的存在。漆器的製作過程非常繁雜,需將漆層層包覆於木胎或其他材質上,每層需經過塗刷、陰乾、打磨等步驟,極具耐心與技巧。漆器的歷史與人類生活緊密相連,其特殊性與藝術價值不容忽視。

相關文章

2023-11-09

安炳耀先生具有豐富的鄒族鞣皮技術和知識,他年輕時就開始學習鞣皮技術,並且在部落長者和耆老的指導下熟練了這項技術。他不僅具備完整的鄒族鞣皮技術,還擁有相關的知識。安炳耀先生在鄒族傳統鞣皮製作方面有著長期的經驗,並且在部落、社區和公部門的相關課程中,傳授鄒族鞣皮工藝的知識和技術。他自年少時期就開始向耆老學習鄒族傳統鞣皮技術和知識,至今已有超過四十年的實踐經驗。这樣的經歷使得他成為鄒族傳統鞣皮技術的專家,並且有資格被認定為該項傳統技藝的保存者。

2023-11-08

陳南陽是台灣傳統木雕工藝的傑出藝師,他於1960年畢業後,跟隨陳火木藝師學習茄苳入石柳工藝。在學徒時期,他主要專注於學習木雕的基本技巧,從辨識木材到研磨木工工具,逐漸熟練各種刀法。他在學徒時期學習了茄苳入石柳工藝,並在1962年出師後開始進行廟宇雕刻工作。

2023-11-09

程精鈞1962年出生於嘉義縣番路鄉。1987年程精鈞在桃園工作,閱讀民生報時看到藤編工藝師張憲平的展覽作品,因而萌生想學習藤編的興趣。在記者引介下程精鈞向張憲平拜師,學藝四年後,於1992年參加全省美展評選第三名嶄露頭角。作品形狀花紋造型頗有藝術價值。採螺旋編法,輕盈堅固、實用,有其特殊性。其技法師承張憲平,承原住民工藝元素及南洋風格。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