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木雕從廟宇入家庭

新北市三峽區

木雕-洪耀輝

木雕-洪耀輝

新北市三峽區

溫暖木雕從廟宇入家庭

木雕-洪耀輝

2023-11-01

洪耀輝先生曾多年參與古廟修復(例如:嘉義城隍廟、三峽長福巖等等)而承襲此中精髓,長年浸淫於斯,取精用宏,所作深具傳統木作雕刻的精緻之美,並藉由作品精湛的雕法技藝與豐富的傳統圖錄及創新的題材,所呈現出的意境、氣韻與氣勢,確具藝術性。

師承泉州惠安蘇海萍先生,作品能夠展現豐富的傳統工序與工法,不僅能製作,並能修復,粗細兼具,曾榮獲第1屆臺北傳統藝術藝師之榮銜,自民國92年起,受聘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復學系,迄今薪傳不斷。 三、作品能融入當代雕刻藝術的特質,木雕創作始終能與傳統藝術緊密契合,成為地方民俗藝術類的重要文化資產。

相關文章

2023-11-09

陳利友妹女士是臺灣東部排灣族太麻里區域的刺繡與衣飾製作文化傳承者。她自幼跟隨母親學習刺繡和服飾製作,以精湛的手藝和細緻的工藝受到族人的喜愛。她將傳統的十字繡技法運用於現代布料,並加入顏色鮮豔的對比色彩,呈現出多樣化且具有當代風格的作品。她的作品集合了各種刺繡技法和圖紋,展現了排灣族傳統的生活記憶和神話傳說。

2023-11-10

許金棒自13歲起跟隨父親許協榮先生學習木偶雕刻技術,能詳實介紹工序工法,並在各類型布袋戲發展下,開發新式大型偶頭,可見其熟知並能正確體現偶頭製作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許金棒積極協助木偶雕刻製作之教育推廣工作,民國76年(西元1987年)、民國88年(西元1999年)在學校傳習,民國89至90年(西元2000-2001年)間亦有傳習紀錄,具偶頭製作之傳習能力與意願,其子亦承襲其技法。其家族素有「員林山頂尪仔頭」之美稱,且許金棒從事偶頭雕刻工作已逾50餘年,承襲父親木偶雕刻技術,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10

沈培澤師承曾進財先生,累積木雕實做經驗超過40年,從家具平面雕刻、神桌漢式雕刻及日本欄間雕刻等能充分體現木雕多樣的技藝,特別是在於線雕、浮雕、圓雕以及創意巧雕的表現非常傑出,注重雕刻工具的整備,選材與雕刻過程嚴莲,作品的巧思與巧藝,熟知木雕之知識與技術,完美地展現傳統工藝之美。沈培澤掌握相關技術,積極參與公私立木雕藝術相關單位的傳習與展覽活動多年,長期擔任木雕指導老師有傳習能力與意願。沈培澤曾任工藝之家協會秘書長,多年參加比賽及展覽,有得獎紀錄並參與各項木藝團體和擔任木雕競賽評委員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保存者認定之條件。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