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工之道生生不息木雕大師

彰化縣福興鄉

傳統木雕-黃紗榮

傳統木雕-黃紗榮

彰化縣福興鄉

巧工之道生生不息木雕大師

傳統木雕-黃紗榮

2023-11-01

黃紗榮先生是一位具有四十多年木雕藝術經驗的藝師,他從小學時期就開始學習神龕雕刻,並在日籍師父的指導下,掌握了繪圖與欄杆雕刻的技藝。他的刀法乾淨俐落,曾獲得全國美展工藝類首獎、臺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首獎,並獲得大墩工藝師的稱號,具有卓越的藝術性。

黃紗榮先生擅長使用「欄橺雕刻」手法,他的作品展現了梅蘭竹菊搖曳的風采,具有特殊性。他堅持手工整體雕刻,讓木雕藝術成為當地的傳統文化,具有地方性。他在國內外獲得多次獎項,證明了他在木雕藝術領域的卓越造詣。

黃紗榮先生的藝術成就不僅體現在他的作品中,還體現在他對傳統木雕藝術的堅持和熱愛。他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性,還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展現了台灣傳統工藝的獨特魅力。他的才華和努力使得他成為本縣「傳統藝術」保存者的榜樣。

鹿港在清道光年間成為了台灣中部的登陸經營墾殖據點,並吸引了定居鹿港的移民,尤其是來自泉州蚶江的移民。這些移民帶來了貿易活動,並重視當地寺廟建築的發展,聘請泉州匠師來台灣建造寺廟,帶動了雕刻和彩繪技藝的興起。

在日治時期,鹿港的家具業開始蓬勃發展,被稱為「頂角吳隨意,下角蔡義和」。日本商人引進了井波雕,並教導當地的師傅製作家具附件欄間,這成為了當地的熱門行業,許多工廠以生產外銷到日本的欄間為主要業務。這一時期的木工藝迅速發展,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雕刻人才。

至今,鹿港仍然擁有豐富的木工藝傳統,並以供奉「魯班公」為信仰。當地組織了「小木花匠團錦森興」的神明會,每年舉行祭祖、繞境和「魯班公宴」等工藝華會,這表明木工藝在當地的發展和規模。這些木工藝師們繼承了傳統技術,並將其發展成當代藝術創作,保持著傳統木工藝的繁榮。

相關文章

2023-11-08

張貴珠、張鳳英母女熟悉完整全套之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舉凡製作線材乃至織作之各式技法無不精通,尚持有對傳統賽德克族織藝最上乘之禮服織作技術-puniri(經挑)技法之四種圖紋,該技法puniri(經挑)技藝最具南投賽德克族之在地特色,其紋樣及用色深具族群識別的功能,與同樣具織布工藝之鄰族花蓮縣的太魯閣族,仁愛鄉及以北的泰雅族殊異。目前霧社地區僅張貴珠母女保有最完整之puniri(經挑)技法,其技藝於在地無人出其左右,堪稱一絕。

2023-11-10

林烈輝製鑼技藝傳承自其父林午已歷一甲子有年,技藝精湛,銅鑼之選料、製作工序、捶打、銲接、成形等均具有一定的脈絡與格式,累有經驗。瞭解保存者傳習的責任與義務,經常參與社區、學校、文化場域示範製鑼工藝推廣教育及文創活動,有傳習意願。傳承製鑼相關知識與工藝技術,對於鑼之音色、表現以及與排場、陣頭演出,民俗節慶之關係均能有所掌握,為文化脈絡下適當的保存者。

2023-11-09

夾紵漆器是漆工藝中的一個重要技法,具有悠久的歷史。這項技法非常複雜,無論是媒材還是技藝,都具有傳統工藝的特殊性。漆工藝在臺中市的發展與夾紵漆器的技法密切相關,因此有必要保存這項技術,並且它具有地方性的意義。廖勝文是這項技術的保存者,他深入研究夾紵漆器已有二十年之久,並且在這段時間內,他的技藝一直未曾間斷。他擅長脫胎夾紵技法,充分展現了這一技藝的特色,他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性。通过他的努力,夾紵漆器這一傳統技術得以保存和發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