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公宴靈魂人物之一

彰化縣鹿港鎮

傳統木雕-施鎮洋

傳統木雕-施鎮洋

彰化縣鹿港鎮

魯班公宴靈魂人物之一

傳統木雕-施鎮洋

2023-11-01

施鎮洋先生是鹿港小鎮的木雕技術保存者,他來自雕刻世家,具有扎實的傳統木雕技藝。他熟稔大木、小木、鑿花技巧,並且能夠巧妙地將泉州傳統雕法與鹿港風味相結合,使他的作品充滿了文化內涵,細膩圓融。

施鎮洋不僅僅是一位技術嫻熟的木雕師傅,更是一位具有豐富創意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不拘泥於傳統,能夠擴展自己的雕刻空間,並且在木頭中找尋靈感,構思各種題材。這種多樣性和多元性的木雕技藝與文化內容已經成為他生活哲學的一部分。

施鎮洋曾參與過許多知名廟宇的修建工程,並且多年來不私藏傳統技藝,積極將木雕工藝傳承下去。在1992年,他獲得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的肯定,為鹿港小鎮帶來了光榮。他的師承譜系包括施坤玉(已故)、吳適為、羅又睿、施懿紋等,這些師承關係使他擁有了優秀的木雕技藝基礎。

鹿港在清道光年間成為了台灣中部的登陸經營墾殖據點,並吸引了定居鹿港的移民,尤其是來自泉州蚶江的移民。這些移民帶來了貿易活動,並重視當地寺廟建築的發展,聘請泉州匠師來台灣建造寺廟,帶動了雕刻和彩繪技藝的興起。

在日治時期,鹿港的家具業開始蓬勃發展,被稱為「頂角吳隨意,下角蔡義和」。日本商人引進了井波雕,並教導當地的師傅製作家具附件欄間,這成為了當地的熱門行業,許多工廠以生產外銷到日本的欄間為主要業務。這一時期的木工藝迅速發展,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雕刻人才。

至今,鹿港仍然擁有豐富的木工藝傳統,並以供奉「魯班公」為信仰。當地組織了「小木花匠團錦森興」的神明會,每年舉行祭祖、繞境和「魯班公宴」等工藝華會,這表明木工藝在當地的發展和規模。這些木工藝師們繼承了傳統技術,並將其發展成當代藝術創作,保持著傳統木工藝的繁榮。

相關文章

2023-11-09

董炎山15歲時正逢東山大廟碧軒寺整建,開始拜黃志華老師傅學習寺廟石雕初胚工作,技法日漸成熟陸續擔任「晟手」(精細雕刻)及石雕的首席「頭手」(繪稿設計、粗胚)工作,28歲開始自行創業並自行研創「層次景深石雕法」,承包臺南縣許多寺廟石雕工程,代表作為新營濟安宮、佳里應元宮。 其間,參加臺南市無間雕塑會,跟隨董日福老師學習素描。奠定廟宇石雕設計能力,目前仍存有多間廟宇設計稿。 後來因為臺灣石雕業景氣不佳,1987年毅然前往中國發展,並在當地傳授徒弟石雕技藝,然後以「台灣接單,中國製作」的模式,將寺廟所需的石雕作品銷回台灣,2000年因故結束中國事業,回台專門從事石雕創作。

2023-11-08

蘇義雄擅長遵循古法,對各類神像的造型和神態能夠表現得非常優美和圓融,展現出紮實的技藝和深厚的藝術涵養。他精通脫胎技法,擅長使用錦雕、漆線、粉線等工法,展現出細緻和紮實的功力。這些技法使他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蘇義雄曾拜師學習開斧、入神、開光等儀式的咒語、符法和儀式。他通曉佛像在雕刻製作過程中各種儀式與法事,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傳統的神聖和神秘感。他所經營的義山佛店保持著傳統製作神像的古法。在店內,有經驗豐富的粗胚、修光、修飾師傅,他們遵循傳統的雕刻和儀式,使得蘇義雄的作品在高雄市內獨具特色,並且延續著傳統技藝的精髓。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琉璃珠qata保存者江雅蕾(Angkil)出生於北排灣族亞族Ravar(拉布爾)中的貴族家族Tjatjimaraw。江雅蕾自1993年起,與丈夫雷賜一起工作並學習琉璃珠及鑲嵌珠畫的工藝與相關知識,兩人於1996年一同研發出晶土水玉琉璃珠 。 江雅蕾承襲古琉璃的工藝技法,充分展現北排灣族亞族布曹爾(Vuculj)及拉瓦爾(Ravar)在地圖騰與形制。江雅蕾成立「三地門排灣三寶工藝館」並擔任「晶土古琉璃珠」負責人,積極辦理琉璃珠教學。並在排灣族各部落長期擔任琉璃珠講師,投入琉璃珠製造、研發與口傳之傳習。傳習範圍包含屏東、臺東等地;傳習對象除排灣族外亦含括布農、卑南等族群,實踐傳統文化產業傳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