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打鐵街老街繁華到落寞的縮影

南投縣埔里鎮

南興打鐵街

南興打鐵街

南投縣埔里鎮

埔里打鐵街老街繁華到落寞的縮影

南興打鐵街

2023-10-31



埔里打鐵街早期是客家族群的彭姓、姜姓與吳姓三戶人家,開始從事打鐵鍛造工作,後來才漸漸有其他打鐵匠加入,聚集形成產業街道。

早期載送農具的牛車與載送商旅客的人力拉車都穿梭於街道間,是埔里商業活躍的年代。金合源打鐵店老闆彭進富說,打鐵街不只造就農業與林木業的鐵工具產業,還帶動附近其他產業發展,例如天一、能高、高樂、華國、綠都、南天等戲院都是當時興起的電影娛樂業,甚至存德旅社等旅宿業林立,讓南興街周遭形成商圈,繁華夜生活的景象空前。可惜1970年開始,埔里代工產業沒落,讓歌舞昇平的夜繁華蕭條,1999年再歷經921地震,逐漸褪去過往帶動埔里繁榮的風華。

相關文章

2023-10-11

根據《大城咸安宫沿革誌》記載,威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大城地區先民吳氏於康熙5年(西元1666年)回歸故里福建泉郡同邑白礁鄉積善里祖廟,奉請至大城厝庄祭祀。康熙13年(西元1674年)奉祀於新建簡陋士埆廟安座供民膜拜,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大城地區開設市街,重建廟宇,規模較小。

2023-09-26

「敬義園」是清朝時期鹿港地區的慈善團體,其創立於乾隆42年(西元1777年),由浙江紹興魏子鳴與鹿仔港巡檢王坦捐倡,得士紳林振嵩和泉廈二郊鳩資設立。林振嵩以經營食鹽生意致富,並擴充事業至貿易,開設「日茂行」,為乾隆至道光年間鹿港數一數二的船頭行,為泉郊首富,然林振嵩對社會公共事務及公益事業皆極為重視和關注。

2023-09-17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的張協成石廠,原本是一家打石店,為具歷史價值的歷史建築。該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時代的1904年的興建與打石業史,並於2008年獲得臺北市政府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公告,被列為歷史建築。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