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一起玩

屏東縣高樹鄉

大路關四孤搶粄(高樹)

大路關四孤搶粄(高樹)

屏東縣高樹鄉

人、鬼一起玩

大路關四孤搶粄(高樹)

2023-10-13

先民搬遷至大路關後,於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家家戶戶皆準備豐富的祭品,盛重地舉辦「渡孤」儀式,尤其是廟方更會準備全豬、全雞、牲禮、麵羊及豐盛的紅粄、瓜果、油、鹽、米等祭品酬拜好兄弟,而全豬、雞則於渡孤儀式後由輪值整年祭祀活動的鄰甲村民分食。 其餘祭品則是讓其他村民在活動結束後,搶食祭品。

在當時食物缺乏的農業時代,搶得祭品,滿足口腹之慾,也藉此讓村民心存感恩,整個活動就在歡愉又滿足的熱鬧聲中結束。

然而,西元1980年代初期因職司鄰甲不和,且社會經濟起飛,「四孤搶粄」在無預警的情況下被取消,簡化了渡孤儀式,贈孤者也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少。

西元2005年底,一次因社區總體營造而召開的會議中,地方文史工作者溫世和先生提出了復辦「四孤搶粄」活動的議題,竟獲得了地方仕紳、耆老們的認同,「四孤搶粄」自此重新再起。

田野調查、資金籌措、人力整合等項工作,因獲得當時廣興國小校長-黃啟仁先生、奉工隊隊長李菊香小姐及奉工隊隊員、巡守隊隊長張國軍先生及巡守隊隊員等人的鼎力相助下,在無其他金援的情況下,藉由製作紀念T恤義賣籌錢讓所有的工作得以步上軌道。

所有活動過程都經過縝密的討論、規劃及演練,尤其是小朋友的安全更是第一要務,深怕任何閃失讓此一傳統活動再次告終。 西元2006年在公開會議中取得同共識,義賣自製T恤籌措費用,認真而從容的辦理四孤搶粄。唯恐因出錯而再次中斷四孤搶粄,所以在恢復搶粄的前6年都堅持只有小孩才能下場,至民國100年廟方才又廣播大人、小孩一同參予,當時場面盛況空前。

相關文章

2023-11-02

長義閣掌中劇團是嘉義市的布袋戲團,其脈絡傳承可以追溯至130多年前。早期,嘉義市的布袋戲主要承傳自兩位名師,分別為本身為嘉義人的薛日成所成立的《日成軒》,以及來自台北的外江派許精忠所成立的《假成真》。這兩位老前輩各自擅長不同類型的戲劇,許精忠擅演歷史戲和公案戲,而薛日成則擅演民間故事與愛情戲。他們開創了嘉義布袋戲的源流,成為嘉義市布袋戲團的主要脈絡。

2023-11-02

保存者家學淵源,承其父兄志業,憑藉精湛之京劇胡琴技藝,為兩岸多位京劇名家操琴,實為兩岸少有之京胡表演人才,且具豐富京劇新編戲之編曲、編腔經驗,其藝術價值與成就久經肯定。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具藝術性。 二、特殊性:保存者具備深厚傳統京劇戲曲音樂、琴藝基礎,能融合兩岸京劇戲曲音樂之特色,

2023-11-02

巫明霞女士是一位生長於戲曲世家的藝術家,從小學習了漢文、南管戲、京劇、歌仔戲等傳統戲曲,並在外台戲、內台戲、電影、電視等表演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的演技精湛,勇於創新,展現出獨特的演藝才華,使得歌仔戲呈現豐富多樣的藝術價值,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