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元宵特色民俗古老的迎神賽會

宜蘭縣五結鄉

利澤簡走尪

利澤簡走尪

宜蘭縣五結鄉

宜蘭元宵特色民俗古老的迎神賽會

利澤簡走尪

2023-10-13

利澤簡本為蘭陽平原溪南地區的主要河港,清嘉慶年間有福建船民隨船供奉湄洲媽祖廟的分靈神座,常保平安、並能顯靈,讓海水暴漲,使船隻順利進出,被利澤簡居民迎奉安置在港邊大榕樹下,結廬參拜。

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清道光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永安宫為當地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盛事活動就是「走尪」,所謂走尪其實是神明遶境各個庄頭後,回到永安宫前抬轎過金火競賽的一種儀式,據說具有避邪袪災的作用。從農歷正月初二起,由八大庄頭(清水、利澤簡、成興、新店仔、加禮遠、下福、寶斗厝、埤仔尾等,即現今利澤村、季新村、成興村)輪流作東「請媽祖」,直到正月15日元宵節當天,改由永安宫媽祖作東,邀請八大庄頭神轎齊聚廟埕進行「走尪」競賽。在100公尺的老街上,按照神轎大小分成4人或12人一組,以3次競賽分出勝負,勝者可將平安旗帶回庄頭廟宇供奉,保佑來年平安富庶。

相關文章

2023-11-14

扶鸞著書是傳統社會勸善教化重要儀典;唯鳳山地區扶鸞著書醮之舉行非常慎重且具特殊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與文化之特色」。 保存傳統祭儀程序包括請旨、接詔、繳書、送書灰;保有完整扶鸞著書之儀典,其表現、實踐仍遵循文獻所述之傳統。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2023-11-14

萬福宮主祀五府千歲,係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建廟,歷經數次重修:光緒七年(1881)、光緒十九年(1893)、大正五年(1916)、民國三十七年、五十一年、七十六年再度重建,成為今日所見堂皇廟宇,祭祀範圍為舊白砂崙庄,包括今福德里、萬福里和白雲里。 萬福宮傳統上有所謂「三年香、五年醮」的大型廟會祭典活動,香科(刈香)自1976年丙辰出巡大典以後即停止,直到2006年丙戌才又重現。二戰後迄今共舉行過八科王醮,分別在1960、1966、1974、1980、1985、1992、2002年、2020年,屬不定期醮典。

2023-11-15

八份開基姑媽宮為「西港刈香」的發源地,清代原組金獅陣,後因經濟問題而結束,改組北管,1911年為參加西港刈香及保護庄廟,創立宋江陣,第一代成員為陳日茂、陳選等人,據耆老口述,八卦陣為佳里番仔寮師傅所教,「暗館」則是竹仔港師傅傳授,本陣屬「青腳巾」系統,創立至今已逾百年,參與西港刈香已歷35科,從未間斷。2011年成立拳頭會龍安武館,紮根傳統武術,也陸續培養出新生代宋江陣成員。創陣至今維持庄頭陣形式,從組陣、入館、開訓、開館、探館、參與香科、謝館,無不遵守傳統,依序進行。 儀式嚴謹,保留若干傳統禁忌。陣法節奏快、變化多端,經典者如八卦陣(又名巡更護主),成員武藝紮實,教練團傳承信念堅定,小庄頭組大陣,向心力極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