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青山王暗訪日巡

臺北市萬華區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

臺北市萬華區

陪青山王暗訪日巡

艋舺青山宮暗訪暨遶境

2023-10-13

艋舺青山宮主祀「青山王」,又稱靈安尊王,相傳為三國時代吳國孫權的將領張悃,西元212年(漢獻帝建安十七年 ),奉派駐守泉州惠安地區,因其為人正直清廉,頗受地方人士愛戴;過世後,停柩於縣衙東配室內,就棺槨砌石為壇,每年春秋祭祀,凡有新官到任,三日內必備牲禮致祭以祈求民安物阜。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縣令崔知節上任,前往祭拜,而墓碑突然傾倒,看到碑上竟刻有四句詩:「太平興國間,古縣本惠安;今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於是崔將其墓遷往青山山下(今福建省惠安縣山霞鄉青山東麓),並建「青山宮」供奉之,從此張即被鄉民稱為「青山王」。另有一說法是五代十國中「閩國」的將領張悃,人稱「張將軍」,奉命鎮守惠安一帶,軍紀嚴明、愛民如子,逝世之後屢屢顯靈,因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故尊稱其為「青山王」。

宋高宗建炎年間,金兵入侵,青山王顯靈助戰,因此被加封為「靈惠侯」;宋端宗南渡時遭遇風浪,青山王顯靈救難,端宗於是加封青山王為靈安王;明太祖征元時,青山王又顯靈助戰,於是明太祖加封青山王為「靈安尊王」。

清朝乾隆、嘉慶之後,以泉州三邑與同安人為主的大量移民,跨海沿著河靠岸定居臺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增多,商業也開始發展,艋舺因而大為繁榮,形成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艋舺變為全臺灣第三大都市。1853年(咸豐三年)頂下郊拼落敗的泉州同安人,遷徙至大稻埕經商,艋舺地區從此以泉州三邑人為主要住民。

1854年艋舺地區發生瘟疫,惠安籍漁民,從故鄉奉請泉州府惠安縣青山宮的靈安尊王至艋舺,想藉此弭平瘟疫,神輿行至艋舺舊街鬧區處(即今西園路)時,抬者無法前行,焚香叩問神意,經指示就地建廟。隨後因平安渡過瘟疫浩劫,街民感受靈安尊王的庇佑與靈驗,信徒因此大增,1856年再於艋舺郊區的蕃薯市街(廟之現址)興築新廟。1859年新廟艋舺青山宮落成。

靈安尊王發源於泉州府惠安縣,在艋舺青山宮供奉後,成為艋舺地區泉州三邑人的守護神,也逐漸成為其宗教信仰中心,該廟除祭祀青山王之外,還有自縣衙門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的賞善罰惡八司(監察、長壽、獎善、陰陽、福德、罰惡、增祿、速報)以及枷將軍、鎖將軍的八將。農曆10月23日為青山王誕辰,每年艋舺青山宮均循例舉行盛大的「青山王祭典」活動,即所謂之「艋舺大拜拜」,農曆10月20、21日青山王巡察暗訪,22日為遶境、23日在艋舺青山宮前廣場舉行祝壽大祭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結束。

青山王暗訪與遶境是艋舺大拜拜的最重頭戲,也是艋舺最具特色的節慶活動,更是臺北地區宗教觀光的盛事。艋舺青山宮的「青山王祭」,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霞海城隍祭」,以及大龍峒保安宮的「保生大帝祭」,並稱臺北市的三大廟會。 一說法是五代十國中「閩國」的將領,奉命鎮守惠安一帶、愛民如子,逝世後居民在青山附近建廟祭祀,故尊稱其為「青山王」。1854年艋舺地區發生瘟疫,惠安籍漁民,從故鄉奉請泉州府惠安縣青山宮的靈安尊王至艋舺,藉以弭平瘟疫,1856年於艋舺郊區的蕃薯市街(廟之現址)興築新廟,1859年新廟艋舺青山宮落成。農曆10月23日為青山王誕辰,每年艋舺青山宮均循例舉行盛大的「青山王祭典」活動,即所謂之「艋舺大拜拜」,農曆10月20、21日青山王巡察暗訪,22日為遶境、23日在艋舺青山宮前廣場舉行祝壽大祭後,一連串的祭祀活動才算結束。

相關文章

2023-11-07

合和藝苑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的相關認定基準。該團體在南管音樂領域具有豐富知識,能夠正確體現南管音樂文化形式,並具有重要性和代表性。他們積極傳承南管藝能,並在文化脈絡下扮演適當的角色,長期參與南管的演出、教學,並與其他南管館閣互動交流,被認定為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團體。

2023-11-14

「公愿祭天」起源於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荖葉宅事件,當時鄭氏族親為營救一對被視為抗日份子的夫妻鄭清及鄭昭英(同姓宗親),而觸怒日本警察廳,警告如未能如期交出要犯,將引來鄭氏家族慘遭滅族之災難。地方族老為確保荖葉宅宗族的平安,祈求善化慶安宮媽祖及在地守護神玄天上帝保佑,在神明指示下,立下重誓祈願,只要族親逢凶化吉,願年年拜叩天地,酬謝神愿。

2023-11-13

苓仔寮位於將軍區苓和里、保源里之內,是將軍區內的大聚落之一。苓仔寮以主祀「池府千歲」的「保濟宮」為聚落公廟。 苓仔寮先祖自中國移民來臺,將植棉、手工彈被及手工紡織技術傳入此地,逐漸發展成為製被產業聚落,並以此工藝聞名,素有「棉被巢」、「棉被窟」之稱。苓仔寮因農業社會草寮及棉被產業較為畏火,怕發生火災,而逐漸發展出於 冬至前夕「送火王」之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