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香爐讓淡水人忙了200年

新北市淡水區,新北市三芝區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新北市淡水區,新北市三芝區

一只香爐讓淡水人忙了200年

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

2023-10-13

隨移民來臺之初,保生大帝神尊原先奉祀於原淡水福佑宮(媽祖廟)茅屋內,時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福佑宮將建廟因此將保生大帝大爐迎至北投里水源地。

後於嘉慶元年(1796)由李臣春先生迎請至中田寮演戲埔奉祀,時至嘉慶七年(1802)方塑金身。由於香火鼎盛故自咸豐五年(1855)由忠寮聞人李媽諒倡議規劃下開始輪祀,原中田寮和水梘頭同屬一庄,後因燕樓李家人才輩出於清光緒 十一年乙酉科(1885)李貽電、李宗炳叔姪同榜武舉,光緒十七年辛卯科(1891)李宗聛中文舉,經擲筊聖示增加中田寮庄加入輪祀在每個庄里間九年一輪,160幾年來代代相傳,尤其是每年祝壽活動、過爐繞境、爐主厝的安爐大典皆為輪值庄里的重要慶典。並且在輪值年度每月在輪值庄里舉辦祭拜、犒軍、普施儀式。

因為神明的堅持,希望輪祀各個庄里,因此多次請杯聖示不願蓋廟,故這自清朝以來由保正及地方仕紳共同來推動庄里的祭祀慶典延續至今由里長、鄰長的協助值年爐主輪值且選任信眾為【頭家】共同維持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也讓這二百多年的傳統得以持續。

但正因為只有如此傳承也讓許多耆老、里長、仕紳憂心未來因為工商社會的快速運作,人口加速流動下若沒有一個系統性管理的單位來執行並將過去200多年的傳統加以記錄,這珍貴的文化資產將日漸式微。特於民國一百年(2011)選任新主委時推選深具宗教寺廟背景及社團行政經驗人脈廣闊的新北市議員蔡錦賢議員。為表慎重更於二位新舊主委交接時由新主委蔡錦賢先生透過聖杯聖示正名為「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以利對外宣揚本文化傳統的正式名稱。

相關文章

2023-11-13

新港原名「麻園寮」,於清乾隆年間為遍植麻園之地,但要說新港的原始全名應稱為「笨新南港」,其後略稱為「新南港」,爾後更加簡化為「新港」,日治時期因稱新港的地方太多,所以就把港的水字旁去除稱為「新巷庄」,直到二戰後又恢復原名「新港」,所以由新港的地名的演變來看,「新港」與「笨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新港在歷史、文物、居民來源而言,是笨港的化身,是因為居民受天災人禍後,漳籍居民集體遷移的地點,可視為笨港的延長聚落。  Mayasvi並不是一個定期性的祭典,想當然就並非每一年皆會舉行,但亦有可能一年舉辦好幾次,舉辦Mayasvi最主要的原因有二其一:從前部落之間還在出草征戰的時代,勝利凱旋返回部落之後,就會舉行這個祭儀。其二:部落會在修繕會所之後舉行。 

2023-11-02

新瓦屋花鼓隊起源於1947年,當時新竹地區的居民在光復遊行活動中發起「一鄰一扛大鼓」的慶祝活動。為了擴大規模,他們組成了一支以丑扮為主,穿著花衫、拿著花傘、走花步、打花鼓等形式表演的花鼓隊,並以男性反串女性角色。隨著社會進入工商業時代,新瓦屋花鼓隊曾面臨困境,但在1997年獲得新竹縣政府邀請表演後,再次受到觀眾歡迎。

2023-11-14

安平城隍廟創設於清乾隆年間,為安平四大公廟之一,每年七月的城隍廟公普皆由各角頭廟輪流擔任主普,俟公普完畢,其餘角頭廟始進行私普,當地自古即有「城隍廟無普,無人敢普」之俗諺,民俗傳承迄今,至少已一百多年,安平由原先之六角頭增為十角頭,各角頭廟輪流擔任城隍廟公普的模式仍持續而未中斷,普度前之放水燈、山燈、走赦馬、牽水車藏 等儀式內涵豐富,深具在地脈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