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好兄弟點一盞溫暖的燈

金門縣金城鎮

普渡燈

普渡燈

金門縣金城鎮

為好兄弟點一盞溫暖的燈

普渡燈

2023-10-13

金門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日起,家家戶戶在門口都會懸掛一盞普渡燈,為停留陽間的孤魂滯魄照明引路,此項風俗在臺灣已甚為少見,但此風俗傳統卻仍存留於金門地區,成為金門在農曆七月間信仰風俗上的特色景觀。

傳統風俗上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按俗例開鬼門讓陰間的孤魂滯魄們,返回到陽間接受一般民眾施普的日子,而在金門習俗中,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日開始,家家戶戶門口都會懸掛一盞普渡燈,並於家戶門口、村落要地、山邊草地、海岸沙灘等處進行祭拜,更重視者則延請道長進行普渡儀式,以祭祀無人奉祀的孤魂滯魄;農曆七月十五日則普遍舉行中元普渡之儀節。農曆七月祭祀無人奉祀的孤魂滯魄或進行中元普渡在華人社會非常普遍,但在農曆七月家家戶戶懸掛起一盞盞「普渡燈」的習俗。

懸掛普渡燈的由來已久,相傳是為了讓農曆七月份到陽間的孤魂滯魄們們暢行無阻,便於趕路好回家,不要在戶外逗留,而流傳下來的習俗。此外,普渡燈上書有詩經「七月流火」的字句除了代表著農曆七月入秋天氣轉涼的氣候現況,也蘊含著先人在七月點火照明一語雙關的智慧。 「普渡燈」又稱「七月流火」,因為具有古昔生活傳承意涵而發展成為地方特色,依照金門地區的傳統信仰,農曆七月初一日起,各家戶門口都會懸掛起一盞普渡燈,老式的「普渡燈」燈罩為漆上綠色的鐵制框架,三面有遮風用玻璃,玻璃上有彩繪花草並書寫「中元普渡」、「七月流火」、「陰光普照」等字,造型簡單古樸。

而「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七月流火」中的「七月」指夏曆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不是指「火熱」、「炎熱」,而是「毀」的通假字,也應讀「毀」音,指天蠍座中的「大火星」。大火星簡稱火、火星、大火,也叫辰星、商星,天文學上稱之為「心宿二」。此星高掛蒼穹,逐漸西移、流墜的時候(「流」,有流動、墜落之意),天氣就開始轉涼了。古人觀察到夏曆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這時「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

相關文章

2023-11-02

保存者家學淵源,承其父兄志業,憑藉精湛之京劇胡琴技藝,為兩岸多位京劇名家操琴,實為兩岸少有之京胡表演人才,且具豐富京劇新編戲之編曲、編腔經驗,其藝術價值與成就久經肯定。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具藝術性。 二、特殊性:保存者具備深厚傳統京劇戲曲音樂、琴藝基礎,能融合兩岸京劇戲曲音樂之特色,

2023-11-02

吳宗炎(兆南)先生熟知並能正確體現相聲藝術的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有代表性。他擁有傳習相聲藝術的能力和強烈意願,在文化脈絡下被認為是適當的保存者。相聲藝術起源於民間說唱曲藝,發展出獨特的聲音美學,並自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蓬勃發展,開創了舞台劇融合相聲藝術的獨特創作表演形式。然而,傳統相聲口語形式的傳承和發揚逐漸成為必要的任務。吳宗炎(兆南)先生長年推動相聲藝術,並在海內外享有盛譽,同時致力於藝術傳承工作,因此被認定為合適的保存者。

2023-11-14

屏東縣枋寮鄉北勢寮保安宮(主祀大道公,每年農曆5月2日(保生大地得道飛昇日),廟方舉辦全台獨一無二的「送白鶴」祭典;相傳保生大帝生前即乘坐白鶴羽化昇天,北勢寮保安宮管理委員會每年除了大肆舉行法會慶典之外,並會製作白鶴一隻供送保生大帝神靈回白礁謁祖。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活動,各項祭典活動籌措、製作、每年都喚起枋寮全鄉參噢,祭儀兼具藝術性及典範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