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人戰死土城無主英魂享百年香火

新北市板橋區,新北市中和區,新北市土城區

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

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

新北市板橋區,新北市中和區,新北市土城區

千餘人戰死土城無主英魂享百年香火

土城大墓公中元祭典

2023-10-13

大墓公或稱為義塚公,元名為古村坡塘義民公,其成立有兩種傳說。一為據傳兩百多年前各村莊組有鄉防隊,以禦盜匪。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間,林爽文以反清復明為號召組織臺灣天地會,起義於彰化,全臺鄉勇響應。臺北以林小文為首,擺接堡(今土城、板橋、中和地區)壯丁,盡前鬢髮應之,一時大戰於柑林碑,時有良民欲糾眾以鎮兵亂,清廷誤認為天地會黨人,良民盡皆冤死於獄,而後真相大白,清廷乃表聖諭厚殮;二為大墓公旁另有一座「義塚萬善公廟」,墓碑上刻有「難民萬善遺骸墓」字樣,碑立於嘉慶十年(1805),清明日。

碑記內容於《重修臺灣通志》記載相近,《重修臺灣通志》有關大墓公由來內容是說,大墓公是清乾隆年間,漳泉分類械鬥時,奉祀漳人的靈骨而設廟。漳泉人在臺灣的械鬥事蹟不只在擺皆堡發生,其他各地也都曾發生,作者認為是生存競爭使然。

大墓公位於埤塘山,風水形勢上為一隻狼狗趴伏地上欲咬飯糰之態,故而大墓公殮葬於此,以示義民配享眾人之祀,風水之福。 大墓公墳塋完竣後,擺接堡諸先賢為超渡蒙難孤魂,遂於每年農曆7月13日,由轄內地方共辦獻普搶孤,而後祭典由四大柱統一於中元獻普,以迄民國六十八年(1979),地方繁榮,人口日增,參加獻普者眾多,改由三市各付經費輪辦,有關爐主及四大柱首則悉由求筊決定。

相關文章

2023-11-13

「聖母遊行」是天主教會在世界各地常見的祈福遊行活動,萬金聖殿在一八七○年十二月八日落成時,就是奉「無染原罪始胎聖母」為主保的;教會各堂區的主保慶日(堂慶)都會舉辦聖母遊行,主要為國家、社會祈福,藉以淨化人心;因此,要求教友以誦念玫瑰經或唱聖歌,代替鑼鼓、爆竹的喧囂;另一方面,激發教友效法聖母的「信、望、愛」三德,增進自己靈修與牧靈心火。

2023-11-08

張錦桂具有豐富的民謠知識和技藝,參與了「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滿州民謠—張日貴傳習計畫」並且在計畫結業後擔任教學助理,指導滿州鄉境各中小學的民謠社團和社區民謠班。他積極參與詩詞創作和演唱比賽,並且在國內外多項音樂展演和交流活動中取得佳績。他不僅具備傳統曲調、月琴彈唱、即興演奏和創作新詞的知識和技藝,還展現出顯著的傳習能力和意願。

2023-11-03

九甲音樂為本縣南北管演變成夾雜表演的傳統音樂,較諸南北管樂另有特色,「錦成閣高甲團」為全台唯一之九甲音樂社團,具該團為唯一之區域樂團,備南唱北打特殊表現,亦展現埔鹽鄉西湖村強烈的地方生活聚落藝術色彩。目前有充沛活動力,並保存傳統抄本及若干曲目,故有保存必要性,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