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元宵特色民俗古老的迎神賽會

宜蘭縣五結鄉

利澤簡走尪

利澤簡走尪

宜蘭縣五結鄉

宜蘭元宵特色民俗古老的迎神賽會

利澤簡走尪

2023-10-13

利澤簡本為蘭陽平原溪南地區的主要河港,清嘉慶年間有福建船民隨船供奉湄洲媽祖廟的分靈神座,常保平安、並能顯靈,讓海水暴漲,使船隻順利進出,被利澤簡居民迎奉安置在港邊大榕樹下,結廬參拜。

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清道光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永安宫為當地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盛事活動就是「走尪」,所謂走尪其實是神明遶境各個庄頭後,回到永安宫前抬轎過金火競賽的一種儀式,據說具有避邪袪災的作用。從農歷正月初二起,由八大庄頭(清水、利澤簡、成興、新店仔、加禮遠、下福、寶斗厝、埤仔尾等,即現今利澤村、季新村、成興村)輪流作東「請媽祖」,直到正月15日元宵節當天,改由永安宫媽祖作東,邀請八大庄頭神轎齊聚廟埕進行「走尪」競賽。在100公尺的老街上,按照神轎大小分成4人或12人一組,以3次競賽分出勝負,勝者可將平安旗帶回庄頭廟宇供奉,保佑來年平安富庶。

相關文章

2023-10-12

清領初期,林姓六堂兄弟奉請「六房媽」自唐山渡海入臺,於雲林地區分房拓墾,並於清道光30年(1850)發展出「過爐」各房輪流奉祀模式,最初僅限林姓才能擔任爐主主辦每年的祭祀活動,除了祭祀權轉換之外,也有家族歲時聚餐的意義。

2023-10-13

先民搬遷至大路關後,於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家家戶戶皆準備豐富的祭品,盛重地舉辦「渡孤」儀式,尤其是廟方更會準備全豬、全雞、牲禮、麵羊及豐盛的紅粄、瓜果、油、鹽、米等祭品酬拜好兄弟,而全豬、雞則於渡孤儀式後由輪值整年祭祀活動的鄰甲村民分食。 其餘祭品則是讓其他村民在活動結束後,搶食祭品。

2023-11-13

依據大仙寺沿革,西元1701年,參徹禪師由福建鼓山親奉觀音佛祖(民間對觀音菩薩的稱呼)神尊渡海來台,到處遊歷,後於今日臺南白河區仙草埔結廬供奉,誦經勸化附近善信。西元1747年,參徹禪師之徒弟鶴齡禪師走訪地方紳耆,盼出錢出力創設佛殿,乃建大仙寺。西元1796年,鶴齡禪師之徒弟應祥禪師在枕頭山南腰覓得一靈穴,並自大仙寺分迎觀音佛祖來此供奉,此為碧雲寺之開基。西元1808年,應祥禪師於枕頭山腰鳩工庇材,建立寺宇大殿,此即為現今之碧雲寺。但根據耆老口述,放鴿笭活動於日治時期便已經廣泛流行,甚至到日治末期戰爭開始日本人禁止放鴿笭,因笭聲似空襲警報。 過去掛粉鳥笭流傳地區大抵分布於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曾文溪流域下游平原聚落,而隨著時代變遷,僅存八掌溪、急水溪之間下游聚落,也就是嘉義縣義竹鄉、臺南市學甲區、鹽水區、新營區保留此項風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