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四代的大活動

彰化縣花壇鄉

花壇白沙坑迎花燈

花壇白沙坑迎花燈

彰化縣花壇鄉

傳承四代的大活動

花壇白沙坑迎花燈

2023-10-12

白沙坑迎花燈活動延續至今已有180年的歷史,從來未曾中斷,是全國民俗活動的瑰寶,仍然保有清代迎燈的方式,具有早期農村古樸的民俗風貌,最能表現臺灣風土民俗的特色,近來逐漸庸俗化沒落,若不重視恐將會消失,應該結合學術界與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共同來提倡這個民俗活動。

相傳道光6年(西元1826年)花壇鄉文德村曾維楨入翰林院為官,羈留京邸,鄉思常縈夢寐,道光8年(西元1828年)恰值元宵佳節,隨著皇上的鑾駕遍遊大街,觀賞花燈,但他卻觸景傷情,不覺涕淚縱橫;皇上驚訝的問道:「曾卿何故流淚?」,曾氏曰:「臣自幼賴父母養育,而今故鄉慈母年紀老邁無福觀賞如此大迎花燈盛景,乞請辭官還鄉,奉養父母親之晚年,以盡烏哺之報。」

道光皇帝十分器重曾翰林,不准辭官,為嘉慰曾翰林之孝行,敕令曾父為儒林郎,母為儒人,食祿百石,並執事鑾轎華蓋半套,可以排鑾入城,又旨賜白沙坑翰林官神所在(即福德正神)為中心,每年元宵節14、15、16三天,依照京城之例大迎花燈,以娛他的母親,故相沿至今,每逢元宵佳節,白沙坑文德宮遶境迎燈排以紀念曾翰林的孝道。

相關文章

2023-11-14

屏東縣枋寮鄉北勢寮保安宮(主祀大道公,每年農曆5月2日(保生大地得道飛昇日),廟方舉辦全台獨一無二的「送白鶴」祭典;相傳保生大帝生前即乘坐白鶴羽化昇天,北勢寮保安宮管理委員會每年除了大肆舉行法會慶典之外,並會製作白鶴一隻供送保生大帝神靈回白礁謁祖。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活動,各項祭典活動籌措、製作、每年都喚起枋寮全鄉參噢,祭儀兼具藝術性及典範性。

2023-11-02

朱清松是北管音樂領域的重要人物,他在北管音樂工作中已有60多年的豐富經驗,深受藝界肯定,具有卓越的藝術價值。他的唱腔在偶戲與亂彈(子弟戲)中獨具一格,嗓音高亢特殊,樂器技法優異,展現出他在北管音樂領域的獨特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具有特殊性。

2023-10-13

移民來臺之初,保生大帝神尊原先奉祀於原淡水福佑宮(媽祖廟)茅屋內,時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福佑宮將建廟因此將保生大帝大爐迎至北投里水源地。 後於嘉慶元年(1796)由李臣春先生迎請至中田寮演戲埔奉祀,時至嘉慶七年(1802)方塑金身。由於香火鼎盛故自咸豐五年(1855)由忠寮聞人李媽諒倡議規劃下開始輪祀,原中田寮和水梘頭同屬一庄,後因燕樓李家人才輩出於清光緒 十一年乙酉科(1885)李貽電、李宗炳叔姪同榜武舉,光緒十七年辛卯科(1891)李宗聛中文舉,經擲筊聖示增加中田寮庄加入輪祀在每個庄里間九年一輪,160幾年來代代相傳,尤其是每年祝壽活動、過爐繞境、爐主厝的安爐大典皆為輪值庄里的重要慶典。並且在輪值年度每月在輪值庄里舉辦祭拜、犒軍、普施儀式。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