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潺潺流水而走糶糴繁華

屏東縣竹田鄉

舊達達港糶糴村糧埤伯公

舊達達港糶糴村糧埤伯公

屏東縣竹田鄉

隨著潺潺流水而走糶糴繁華

舊達達港糶糴村糧埤伯公

2023-10-12

民國55年糶糴村村民劉財禎先生(已往生),對於該伯公維護及奉獻十分熱心,於是發起募款改建,在村民及地方人士贊助下,完成粮碑福德正神現況除了福德亭以外的其他組合元素,包含主體碑位碑石及龜背護牆、化胎、水泥欄杆及後方階梯看台等等。與現況化胎型粮碑福德正神之前,伯公形式為「河石伯公」即「石頭伯公」,僅有一塊自然大卵石形式而已,立於原有大榕樹下,並無現況主體碑位、化胎、水泥欄杆、廟宇等等構件。此為六堆地區原型地伯公演進過程。

「伯公守河口」是客家聚落重要的文化特色,糧埤伯公見證達達港的興衰,是重要的歷史建築,具歷史文化價值。

見證達達港稻米轉運港歷史,且為客庄辦理客庄活動重要場域,整體樣式為塚式,具有客家文化特質,具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粮碑伯公主要由金庫、福德亭(拜亭)、伯公本體、廟宇、化胎等等組成。 六角攢尖頂,覆蓋綠色宮殿式琉璃瓦,屋簷瓦當滴水。垂脊燕尾起翹、雲卷形泥塑裝飾及泥塑葫蘆等構件,表面皆貼馬賽克。

粮碑福德正神主體為墳墓型伯公。神牌位後方的龜背,以及如太師椅的護牆表面,皆為洗石子處理。護牆兩端螺鼓,分別陰刻有「人壽」及「年豐」字,填紅漆。福德亭屋頂室內天花板如同屋頂六角攢尖造型,正中央繪製太極圖形。

相關文章

2023-10-11

「雙忠廟」位於嘉義市東區忠孝路88號,興建於1689年(清康熙28年),相傳是嘉義市(諸羅山)第一所漢人創建的廟宇,故有「諸羅山首廟」之稱 。

2023-11-03

菁桐最熱鬧的老街,就在菁桐車站出口處,除了本身是日式木造車站,這裡的特色景點還有全世界唯一天燈造型的「菁桐電子天燈館」建築結合平溪天燈文化的特色,融入當地的地景與天際線,如同一盞祈福的天燈佇立在菁桐老街的尾端,微微的在平溪發光祈福!老街旁有許多的許願竹筒和鐵道迷不可錯過的「鐵道故事館」,有販售木製明信片,可以在此寫上祝福,並蓋上店家提供的特色印章當作紀念喔!

2023-10-31

早期載送農具的牛車與載送商旅客的人力拉車都穿梭於街道間,是埔里商業活躍的年代。金合源打鐵店老闆彭進富說,打鐵街不只造就農業與林木業的鐵工具產業,還帶動附近其他產業發展,例如天一、能高、高樂、華國、綠都、南天等戲院都是當時興起的電影娛樂業,甚至存德旅社等旅宿業林立,讓南興街周遭形成商圈,繁華夜生活的景象空前。可惜1970年開始,埔里代工產業沒落,讓歌舞昇平的夜繁華蕭條,1999年再歷經921地震,逐漸褪去過往帶動埔里繁榮的風華。如今的義二路還保有巴洛克式的洋房,異國風味相當濃厚,雖然有些建物斑駁老舊,但仍不失迷人的歷史風采。老街上充滿著日本、美國、義大利、中華等各國料理餐廳,設置「假日行人徒步區」,腳底下踩的是有古早味的地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