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歷史久遠,傳承年代與創建過程完整清晰,為已故著名大木匠師葉根壯之作品,為其少數尚存之木構與RC混構的廟宇建築,見證了澎湖清末至日治時期廟宇建築的變遷歷程。
為本縣民國50年代宮廟形貌代表建築之一,深具本縣傳統宮廟建築型式、建築技術。
宮廟主體結構保持良好,木構及鑿花、彩繪與彩繪磁磚皆為名師之作,大木作為葉根壯師傅作品,木雕為黃良弟子疑似蔡攑作品,彩繪為黃友謙作品,均為澎湖代表匠師,極具技術史之研究價值。
室內特徵
裝飾豐富,包含鑿花、堆花、彩繪、彩繪瓷磚與剪黏。步口相向堵作堆花,水車堵剪黏;樑架、木屏以做鑿花、彩繪裝飾。第三落中港頂桌供有建廟時謝安金身;下桌置石香爐,上刻有「顯濟靈王 嘉慶丙子(嘉慶21,1816)冬吉置 弟子王太占敬獻」。王太占意即本廟創建者王維羆。
面積約350平方公尺之建築本體,含三落、左右室仔等,為承重牆混合RC柱木樑結構的廟宇建築,前方有埕。屋頂第一、三落為三川脊,第二落為如意頭;兩側室仔前後均為八卦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