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在地百年開拓發展史

澎湖縣湖西鄉

尖山顯濟殿

尖山顯濟殿

澎湖縣湖西鄉

一窺在地百年開拓發展史

尖山顯濟殿

2023-10-12


廟宇歷史久遠,傳承年代與創建過程完整清晰,為已故著名大木匠師葉根壯之作品,為其少數尚存之木構與RC混構的廟宇建築,見證了澎湖清末至日治時期廟宇建築的變遷歷程。

為本縣民國50年代宮廟形貌代表建築之一,深具本縣傳統宮廟建築型式、建築技術。

宮廟主體結構保持良好,木構及鑿花、彩繪與彩繪磁磚皆為名師之作,大木作為葉根壯師傅作品,木雕為黃良弟子疑似蔡攑作品,彩繪為黃友謙作品,均為澎湖代表匠師,極具技術史之研究價值。

室內特徵

裝飾豐富,包含鑿花、堆花、彩繪、彩繪瓷磚與剪黏。步口相向堵作堆花,水車堵剪黏;樑架、木屏以做鑿花、彩繪裝飾。第三落中港頂桌供有建廟時謝安金身;下桌置石香爐,上刻有「顯濟靈王 嘉慶丙子(嘉慶21,1816)冬吉置 弟子王太占敬獻」。王太占意即本廟創建者王維羆。

面積約350平方公尺之建築本體,含三落、左右室仔等,為承重牆混合RC柱木樑結構的廟宇建築,前方有埕。屋頂第一、三落為三川脊,第二落為如意頭;兩側室仔前後均為八卦脊。

相關文章

2023-10-11

醒靈宮位於竹塘鄉牛稠子金牛山麓(民靖村金山路34號),在牛稠子聚落旁,二林鎮與竹塘鄉交界處。醒靈宫的信徒主要是七界内的客家子裔,它的祭祀圈因此跨越二林鎮、竹塘鄉與埠頭鄉三個行政領域。

2023-11-03

烏溪後因泥沙淤積、河川改道,加上日據時期,基隆和高雄為台灣主要對外貿易口岸,和台中政經遂移往今台中車站,讓曾日正當頭的大里,也邁向黃昏,如今來此僅保留當年匯聚南來北往的大里杙站、和長約兩百公尺紅磚道鋪建的大里老街,老街上僅剩以慶源堂為主老屋,當年木造建築結構,其餘已不見當年繁華痕跡。

2023-10-31

由於昔日的鹿港是以貿易為主,港口附近由於地利之便,便形成船行與商家的重要據點。瑤林街、埔頭街、大有街因臨近河道,於是成為船行與碼頭的集中區。 鹿港繁盛時碼頭區的主幹─舊街,即今之埔頭、瑤林、大有三條街道,曲折的紅磚巷道兩旁林立著重新整修過的舊式店屋,其奧妙的內部格局和舊式外觀耐人尋味,在此可找到若干老鹿港的風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