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一齣戲

金門縣烈嶼鄉

前埔保障宮

前埔保障宮

金門縣烈嶼鄉

牆上的一齣戲

前埔保障宮

2023-10-12

前埔保障宮主祀玄天上帝,並奉祀三太公、太子爺、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相傳廟宇最早起建於明朝,曾於民國20年代(1930年代)修建過,後受砲擊毀損,於民國58年(1969)重修,廟宇壁畫彩繪委由林天助匠司負責,由該次修繕捐款誌與女兒圖捐資名單得知,保障宮的捐獻者包含地方、大陸居民及海外僑民,可見戰地背景下的社群關係。

林天助(字甫臣,烈嶼中墩人,1914-1988)曾任烈嶼地區首任保長、烈嶼鄉民代表及區長、官派鄉長等,民國39年(1950)辭官後開始為金門地方寺廟、民宅題詩、作對聯、彩畫,作品遍布大小金門宮廟。

林天助匠司早期的彩繪作品採直接於灰壁上以墨筆作畫,應用疊暈技巧與勾勒畫法,以黑線條勾勒輪廓界限,再施墨色,由淺而深。

其中,以「連環畫式」壁畫為金門廟宇彩繪中十分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林天助匠司無師承,其創作靈感來自章回小說,表現手法靈活,圖像構圖精緻。施作時以蚵殼灰摻上瓊麻錘鍊再加上石灰糊在牆壁上,彩繪時直接以黑墨在其上作畫。

「連環畫式」壁畫又稱「女兒圖」,是由村內女兒、女婿共同分擔廟宇的重建經費,再將捐獻者姓名書寫於連環圖上,如此結合中國傳統民間故事與捐獻者背景的表現手法,保留了當地重要的文化。林天助匠司所繪黑白連環畫式壁畫目前僅存於大金門官澳龍鳳宮(已重修)、塘頭金蓮寺、烈嶼佛祖廟,以及烈嶼保障宮三座。在金門戰地背景下自學而成的畫作系統,在當代建築彩畫技術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保障宮因年久失修,局部壁畫受日照、潮氣風化剝落,於民國108年(2019),依《金門縣私有歷史建築修復獎助辦法》,由易陽營造有限公司及名襄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完成建築整體與壁畫修復。

相關文章

2023-11-03

內灣老街位於新竹縣橫山鄉,是一個擁有濃厚懷舊情懷的小鎮。這個地區以客家居民為主,近年來以其古色古香的風貌和觀光景點吸引了許多遊客。內灣老街的特色不僅僅體現在傳統的街屋建築上,還包括了當地的美食和文化景觀。

2023-11-03

新北市平溪區的十分,堪稱開發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聚落,一條因開採煤礦而興建的鐵路支線「平溪線」,沿著基隆河河谷蜿蜒,在採礦落沒的匆匆歲月洗禮後,串起了十分、平溪、菁桐等幾個饒富風味的老街,這裡的主要特色在於老街和火車鐵軌是相連的,可以體驗「火車門前過」的新奇感受,以及走在鐵軌旁逛街的趣味,也是很多電影、偶像劇取景的知名景點。

2023-09-17

位於龜山區萬壽路一段的龜山迴龍寺是近百年古剎,經桃園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登記為歷史建築,將推動保存與活化。龜山迴龍寺主祀釋迦牟尼佛,配祀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相傳清朝道光年間,龜山塔寮坑溪時有雨水暴漲,當地居民撿拾岩石裝入竉中搭廟,村人問事多頗靈驗,取名「觀音媽廟」,日治時期因暴雨沖垮廟身,地方仕紳於大正十年發起重建,香火延續至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