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上的一齣戲

金門縣烈嶼鄉

前埔保障宮

前埔保障宮

金門縣烈嶼鄉

牆上的一齣戲

前埔保障宮

2023-10-12

前埔保障宮主祀玄天上帝,並奉祀三太公、太子爺、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相傳廟宇最早起建於明朝,曾於民國20年代(1930年代)修建過,後受砲擊毀損,於民國58年(1969)重修,廟宇壁畫彩繪委由林天助匠司負責,由該次修繕捐款誌與女兒圖捐資名單得知,保障宮的捐獻者包含地方、大陸居民及海外僑民,可見戰地背景下的社群關係。

林天助(字甫臣,烈嶼中墩人,1914-1988)曾任烈嶼地區首任保長、烈嶼鄉民代表及區長、官派鄉長等,民國39年(1950)辭官後開始為金門地方寺廟、民宅題詩、作對聯、彩畫,作品遍布大小金門宮廟。

林天助匠司早期的彩繪作品採直接於灰壁上以墨筆作畫,應用疊暈技巧與勾勒畫法,以黑線條勾勒輪廓界限,再施墨色,由淺而深。

其中,以「連環畫式」壁畫為金門廟宇彩繪中十分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林天助匠司無師承,其創作靈感來自章回小說,表現手法靈活,圖像構圖精緻。施作時以蚵殼灰摻上瓊麻錘鍊再加上石灰糊在牆壁上,彩繪時直接以黑墨在其上作畫。

「連環畫式」壁畫又稱「女兒圖」,是由村內女兒、女婿共同分擔廟宇的重建經費,再將捐獻者姓名書寫於連環圖上,如此結合中國傳統民間故事與捐獻者背景的表現手法,保留了當地重要的文化。林天助匠司所繪黑白連環畫式壁畫目前僅存於大金門官澳龍鳳宮(已重修)、塘頭金蓮寺、烈嶼佛祖廟,以及烈嶼保障宮三座。在金門戰地背景下自學而成的畫作系統,在當代建築彩畫技術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保障宮因年久失修,局部壁畫受日照、潮氣風化剝落,於民國108年(2019),依《金門縣私有歷史建築修復獎助辦法》,由易陽營造有限公司及名襄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完成建築整體與壁畫修復。

相關文章

2023-10-12

關於碧雲禪寺緣起,根據碧雲禪寺眾法師口述,蕭世源整理的《碧雲禪寺》廟誌中的記載,由於當地觀世音菩薩顯靈的傳說,於是當地信眾蔡陣、陳水、陳祿等人發起,並由信眾陳仁鑫邀請當時臺南超峰寺的住持義敏老和尚到本地看風水,爾後在大正年間,信眾們發起募捐,佛寺以俗稱「竹篙厝」的建築方式興建,材質主要是竹材和木材,並在隔年完工。

2023-10-31

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臺、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其實指的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就空間位置來看,迪化街是大稻埕(即今大同區)的一部份。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現,是在西元1851年。兩年後,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之後隨時代演進,街景、房屋的外觀有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裝飾,逐漸演變成今日風貌。

2023-11-03

大溪區位於桃園市,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在日治時期,大溪被稱為『大科坎』,位於大漢溪溪畔的台地上,曾是台灣重要的內陸港口。明清時期,運輸船隻可以從淡水、大稻埕、艋舺來抵達大溪,因此大溪成為繁榮的商業交通中心。然而,到了大正14年,隨著桃園大圳完工,大漢溪的河運斷絕,大溪的繁榮時期也告結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