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最古老的媽祖宮

金門縣金湖鎮

金門順濟宮

金門順濟宮

金門縣金湖鎮

金門最古老的媽祖宮

金門順濟宮

2023-10-11

根據金門縣誌記載,順濟宮興建於明朝,是金門地區第一座媽祖廟。順濟宮所建之地亦為「虎穴」故而香火極其旺盛。民國72年(1983),廟宇因年代久遠及戰爭之故毀損,由村民共同損款重修,並成立順濟宮重修委員會,主持重修事宜。順濟宮主祀媽祖(大媽、二媽、三媽)、聖祖媽、觀音、三太子(中壇元帥)、千里眼及順風耳,由水僊尊王及註生娘娘陪祀。

每年農歷3月23日為媽祖千秋日。大殿內仍保有「清乾隆21年(1756)勒石」乙塊,其內容為「勒石永禁嶼內外不許設立繒棚」。後於民國103年(2014)動工重建,保留主要石構造材料,其餘新建,於108年(2019)完工。


108年(2019)重建後平面格局為二落加護龍,正身外牆採花崗石條勾丁疊砌,大規壁作斗砌,脊墜有泥塑彩繪裝飾,屋脊則使用大量剪黏、泥塑等裝飾彩繪;護龍外牆下緣作石條疊砌、上緣抹灰,轉角以煙炙柱收邊。正立面皆以石材雕刻,對看堵上方之水車堵則有交趾陶彩繪裝飾。榻受有一對龍柱,入口為三川門,門上門神皆為立體浮雕,正門前則有石鼓一對,門楣上方有一「順濟宮」匾額。

原歷史建築僅保留石構造材料運用於左右大規壁及後寮牆,並保留正殿拜石,其餘均為新建。


重建後的前殿、後採均採疊斗式趖瓜筒之木棟架,後殿以三通五瓜為結構系統並採藻井設計。前後殿以拜亭連接,並設有石階,左右側為龍虎井,左側護龍為順濟宮展示與服務空間。前後殿內牆皆為半廳紅上緣抹灰,位於後殿中央及左右次間 (水僊尊王、註生娘娘)各有一拜石,左側龍井下方立有一塊清乾隆石碑,刻有「嚴禁嶼內外不許設立繒棚」告示。室內木棟架及雕刻皆使用大量金色漆料彩繪,整體輝煌金碧。

相關文章

2023-10-31

剝皮寮老街,就位於今日萬華老松國小的南側,地址為康定路173巷,老街北側的街屋與老松國小校園僅一牆之隔,南側的街屋則緊臨廣州街。創立於西元1896年的老松國小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校園建築北棟被指定為市定古蹟,東、西棟分別被指定為歷史建築。而老松國小旁也有了一座「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可供學童參觀學習。

2023-10-30

雲林北港鎮的中山路從清朝時期以來,一直是雲林人重要的生活重心,不僅是北港最早的老街,也是北港地區的發展中心。這裡的建築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店鋪,像是蔘藥行、診所等,另一種是與寺廟參拜相關的建築,例如北港著名的朝天宮,主要供奉媽祖的朝天宮也是雲林北港人的信仰重心,媽祖神祇的香火鼎盛也連帶的帶動了老街的經濟發展與週遭的商業型態。 延平老街是西螺早期商業區,除了迷人的自然風光之外,目前仍遺留下不少保存完善的建築物,例如金玉成鐘樓、螺陽齒科,還有之前為「捷發乾記茶莊」,目前已成為西螺旅遊「問路店」的老街文物館(螺陽文教基金會)。懷舊建築、熱情純樸的人文風情、還有各式在地美味小吃及西螺名產伴手禮專賣店,充滿質樸的悠活小鎮…蘊藏不盡的文化精髓都藏在這一幢幢的街屋裡。

2023-10-11

「萬泉寺」又名上帝廟。清乾隆39年(1774),由李振利等負責募建完竣,並且由飄洋過海到萬丹賣藥的三山人(福州府)林啟燦,寄付商店一坎(間),南靖人李水淑寄付商店二坎,作為廟產,其租借營利稅收,供給廟寺僧侶禮佛費用。可見當時廟宇是由和尚主持。至清嘉慶22年(1817),鄉民建議重修「上帝廟」,萬丹就有很多商號參與斥資興修,清道光2年(1822)修竣完成。根據<萬丹鄉采風錄>中解釋,「上帝廟」因為也奉祀觀世音菩薩,所以就由「廟」改為「寺」,再加上該廟坐落萬丹區(保長厝),朝向水泉村,因以改稱為「萬泉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