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居民的信仰中心

金門縣金沙鎮

碧山昭靈宮

碧山昭靈宮

金門縣金沙鎮

碧山居民的信仰中心

碧山昭靈宮

2023-10-11

昭靈宮建於清光緒10年(1884),由陳姓宗親合資興建,為碧山村內唯一的廟宇,反映濃厚的地方信仰色彩。曾於民國63年(1974)重修,保存現況良好。宮內主奉田府元帥(大相江爺),聖誕日為農曆九月十五日,此日設醮。

。主龕從祀奉田府元帥(二相江爺)、田府元帥(三相江爺)、金府王爺、媽祖、廣澤尊王、兩側陪祀:左祀註生娘娘、右祀福德正神。 (詳細歷史沿革待未來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深入調查)

平面格局為一落帶四架捲棚拜廳,左右側及背向立面牆身皆以花崗岩石确作人字砌、轉角以聖旨砌收邊,大規壁則為斗砌;屋頂前段為梅花規,後段則作圓規。 外觀主要裝飾於前落榻受呈現,如水車堵、龍虎堵等,皆有泥塑彩繪。水車堵上方繪有雙龍搶珠,門額則掛有「昭靈宮」。榻受下緣為封堵石砌,上緣正門兩側配以三只石櫺窗,窗左右與上緣均有聯對及橫批,聯對框及龍虎堵皆採烟炙牽區隔。 聯對: 「昭明仁武威鎮碧境 靈應顯赫保佑黎民」 「弭患消災里僑蒙庇 報功崇德廟宇重新」 橫批: 「宏範三界 御十方」


建築採硬山擱楹承重構造,中軸線上由入口往內為榻受、拜廳、大廳。拜廳及大廳內牆上緣抹灰、下緣為半廳紅。

整體管理維護情形良好,管理人員亦積極參與古蹟管維課程。

相關文章

2023-10-31

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臺、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其實指的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就空間位置來看,迪化街是大稻埕(即今大同區)的一部份。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現,是在西元1851年。兩年後,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之後隨時代演進,街景、房屋的外觀有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裝飾,逐漸演變成今日風貌。

2023-10-31

位於基隆田寮河畔的「義二路老街」,是外地遊客必逛的景點之一,新舊建物「混搭」風格,因此擁有「基隆銀座」的美稱。義二路老街又稱為「義二路形象商圈」,清朝統治時期稱為「哨船頭」,日據時期則稱「義重町」,一直以來都是基隆行政、金融和經濟中心。 如今的義二路還保有巴洛克式的洋房,異國風味相當濃厚,雖然有些建物斑駁老舊,但仍不失迷人的歷史風采。老街上充滿著日本、美國、義大利、中華等各國料理餐廳,設置「假日行人徒步區」,腳底下踩的是有古早味的地磚。

2023-10-31

苑裡是苗栗縣最早開發的鄉鎮之一,自清乾隆年間至民國時期的苑裡天下路老街,更是在數百年間擔負起地方發展與進步的重要角色,除了作為交通要道外,苑裡的第 一家銀行( 1943年彰化銀行 )、 1958年苗栗縣帽蓆產銷合作社以及全盛時期數十家從事內外銷之帽蓆中大盤商,皆在此起家,作為藺草編織發源地的苑裡,老街負起內外銷商品櫥窗的重要角 色,當時街上曬帽蓆的盛況仍為耆老所樂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