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精神的實體見證

金門縣金沙鎮

昭武第

昭武第

金門縣金沙鎮

金門精神的實體見證

昭武第

2023-10-11

修建人何仁慈(1885-1930),本名何敬慈,金沙鎮浦邊人。早期南渡菲律賓經商,在菲律賓從事雜貨買賣,經商有成,多次來往金門與菲律賓,並於家鄉金門浦邊聚落建業。後因捐官,故擔任「都戎」一職,因此其宅第的門額題有「昭武第」。

昭武第於何仁慈任都戎一職前既已存在,創建年代不詳。僅於清光緒29年(1903)捐官擔任都戎(昭武督衛)定居浦邊,而修建了祖厝,並依官職,題於門額為「昭武第」。另於建築右側另建兩落大厝(即何仁慈古厝),但因當時財力已甚雄厚,相對建築格局與做工,相對精緻。並於前方建有石板廣場及迴向,廣場兩側並有門可供出入,並有牆規,其中迴向當時是作私塾教學使用,但是已於民國70年間(1980)倒塌,現已不復存在。

何仁慈於菲律賓經商致富後,於光緒年間回鄉修建此宅與興建右側兩落大厝(何仁慈古厝),並回饋鄉里,協助修建宗祠及廟宇,為浦邊重要人物,與菲律賓華僑歷史有關,為清末南洋經商致富興宅案例之一。

落位置於浦邊歷史建築群附近,表現出建築工藝與地域特色,周邊有兩幢洋樓為歷史建築與右側何仁慈古厝有群聚之景觀效果,應予保存。

格局為傳統閩式雙落大厝,建築正面主要材料構成為上堵傳統紅磚斗仔砌,下堵為三紋花崗石檻牆;前落與攑頭外觀材料為上堵內砌磚外抹灰,下堵為石磉平砌牆(七紋),後落側立面與背立面外觀為上堵內砌磚外抹灰,下堵為石磉平砌牆(九紋),前落與後落側立面山牆為內砌磚外抹灰仿斗仔砌壓紋。雙落屋脊為翹脊,屋面屬傳統瓦作二坡屋頂,兩側收3座筒瓦。正面採榻受作法。 鄰房與本建築皆為何仁慈之自宅,其利用前後隘門將兩幢建築相連,背立面之隘門上為瓦花裝飾,正立面隘門上為傳統綠釉花磚。

相關文章

2023-10-12

高雄代天宮創建於民國40年,其建廟緣由,溯自昭和5年(1930),前台南縣北門鄉蚵寮村民移居哈瑪星,自故鄉「保安宮」迎請清水祖師金身蒞境護佑,由旅高鄉親輪流奉祀,以為精神寄託。

2023-11-03

橋頭老街位於台灣高雄市橋頭區,是一個具有濃厚歷史氛圍的老街區域。這裡保留了許多傳統建築和文化特色,是遊客們探索台灣傳統文化的好地方。在橋頭老街,你可以品嚐到各種傳統台灣美食,如肉圓、碗粿、米苔目等。此外,老街上還有許多古老的店舖,販售各種古董、手工藝品和紀念品。這裡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古老的街道和建築提供了豐富的拍攝素材。

2023-09-17

鎮安宮位在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太平山莊中央階梯最高處,需要拾級而上496階才能抵達。前身是加羅山神社,1936年遷到現址,更名太平山神社,祀奉天照大御神,入口處設置鳥居,二次戰後改為鎮安宮,奉祀鄭成功,1987年整修成現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