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顯大帝屘帝開基祖廟

彰化縣大村鄉

大村埤腳五通宮

大村埤腳五通宮

彰化縣大村鄉

五顯大帝屘帝開基祖廟

大村埤腳五通宮

2023-10-11

五通宮創建於道光5年(西元1825年),並坐落於埔心鄉與大村鄉的邊界上,位於埔心通往鹿港舊路要徑交口,地址位於彰化縣大村鄉新興村大溪路24號。

根據廟內的「五通宮通古碑記」記載,五通宮主祀五顯帝君,為清初由黃姓族人從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迎神來臺,黃姓族人自鹿港登陸後在埤腳庄落腳,最初以茅屋供奉神像,後至道光5年(西元1825年)由二重湳仕紳黃心南發起興建小廟宇,後於日治昭和5年(西元1930年),地方仕紳黃添池、黃榮章等人鑒於小廟宇破舊不堪,隨即發起募款重建五通宮,此次重建即為現今的五通宮樣貌,後於民國71年(西元1982年)間增建二層樓後殿。

五通宮坐落於埔心鄉及大村鄉邊界上,位於埔心通往內石碑記載,集資興建廟宇的地方人士,包含大村埤腳及埔心梧鳳一代得詔安黃氏族人,為埔心、大村兩鄉的主要信仰宮廟。後於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大村五通宮格局為三進,空間包含有三川殿、左右過水廊、天井、正殿及後殿,後殿為民國71年(西元1982年)興建,左右護龍為晚近改建。五通宮三川殿、正殿仍維持日治昭和年間原有舊貌。三川殿面寛三間十一架檁,屋頂為三川脊燕尾筒板瓦作頂,正脊及垂脊上装飾有各式剪黏。正殿面寬三間,正殿前簷為捲棚項,屋頂以角木暗厝與正身相接,屋頂為同一硬山尾筒板瓦作頂。

相關文章

2023-11-03

在艋舺尚未興起前,新莊曾是繁華的商賈聚集地,當時有「一府、二鹿、三新莊」的稱號,只不過後期才因河港淤積而被艋舺取代,雖經世代更迭,已不再是水路要地,但熱鬧的風采未減,廟街夜市擁有許多具代表性的小吃攤販,都是相當令人懷念的古早味。以新莊路為主軸貫穿的夜市集,主要範圍是以新泰路、新莊路、碧江街、景德路為主,其中新莊廟街夜市最具特色的地方是,白天是一處別具歷史價值的老街,晚上變成美食夜市。

2023-10-31

從淡水捷運站走出來右轉,中正路及延伸的重建街、清水街一帶,就是鼎鼎大名的淡水老街。「淡水老街」不僅早已是全台知名熱門景點,同時也吸引不少外國人慕名而來。這裡街道兩旁林立熱鬧商店,有濃濃古早味的餅舖、雜貨店,也有賣潮流服飾、玩具。

2023-11-03

被喻為龍潭第一街的三坑子,是個道地的客家村。昔日三坑子是河道上最繁華的碼頭之一,熱鬧非凡。不過隨著大圳的竣工,大漢溪水位驟降,三坑子的商業功能也逐漸式微。三坑子老街就位於桃園市龍潭區,範圍大致上是以永福宮為聚落的核心,向外至黑白洗,老街呈現外窄內寬的型態,饒富古味,吸引許多遊客駐足。三坑子老街保留了客家的傳統特色,另外也是「大尾鱸鰻」、「愛讓我們在一起」等片拍攝地,值得一遊。三坑子的起源可推溯在康熙年間陸細番對於龍潭的開發,直到清乾隆年間,西元1744年才有漢民移居在此。該地為一河階地形,其上有三條河流分別注入大漢溪,於台地面上形成三處坑谷,即為三坑子地名之起源。
返回頂端